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形状 >> 三江源雪豹狼成灾,袭击家畜攻击人类,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打击偷猎盗猎活动,野生动物有了喘息之机,最近几十年不少生物数量有所增加,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保护区域内,藏羚羊数量达到了3.7万头,藏原羚羊数量达到了3.4万,藏野驴数量达到了1.7万头,均高于人工检测的种群密度。
除了食草动物之外,大型食肉动物的数量也有所恢复,根据调查研究估计,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数量大约增长到了-只;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棕熊达到了只左右,进一步说明了当地生态状况良好。
然而在野生生物不断增多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大型食肉动物对人和牲畜的威胁,目前正成为首要问题。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
事实上,尽管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有所恢复,但大多数动物依旧没有达到无危水平,尤其是食肉动物,这是因为食肉动物对环境要求高,不仅要求当地植被恢复到能够帮助它们藏身的程度,还要求当地有大量食草动物满足它们对能量的需求。
而且,大型食肉动物繁衍速度较慢,以至于大型食肉动物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无危水平。所以,目前这里的雪豹、熊、狼等生物虽然数量有所回升,但仍旧需要保护,禁猎和报复性打猎仍旧被禁止。
然而,食肉动物数量不断回升时,给当地的居民和牲畜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曾有农户在一夜之间损失上百头羊,损失达到了几十万元。
而且,根据相关保护措施,即使牧民发现狼群或者雪豹、棕熊等袭击牲畜也不能反击,原因是这些动物都是国家保护动物,只有在面临野生食肉动物袭击人类时才能够反击。
甚至有牧民发现雪豹在自家牧场周围定居繁衍后代时,当地警方还让他们不要打扰雪豹,牧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牧羊隔三差五地被雪豹叼走。
根据统计显示,在年到年间,青海省共定损野生动物伤人以及财产损失案件起,其中包括14起人生伤害,青海省共支付补偿金超过0万元。除了政府的补贴之外,相关的保险也可以弥补一部分牧民们的损失。
尽管有政府的赔偿金以及当地保险可以索赔,但对于农民而言,日益增多的野生动物依旧让他们苦不堪言。
食肉动物的威胁
野生食肉动物之所以与人类产生冲突,主要原因在于人与野生动物生活区域重叠,甚至人类已经生活在野生动物生活的核心区域,这就造成野生动物在觅食、捕猎过程中,有可能与人类或者牲畜相遇,并伤害他们。
其次,当地牧民定居方式的改变,使得食肉动物掌握了人类的出行规律。比如:牧民们在转场时会将过冬的食物储存在定居点内,等到冬季时再依次取回食物,在大多数时间,定居点内无人照料,给了野生动物可乘之机。其中棕熊就学会了在冬季时前往人类存放食物的地方捕食,并将这一觅食行为代代传授给下一代。
再者,在一些食物较为匮乏的季节,熊、雪豹或者狼等会捕猎困难,而人类定居点内的牲畜密集,攻击人类牲畜更为方便。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发现,导致三江源雪豹、狼、棕熊等伤人事件增多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数量泛滥成灾,而是人与野生动物的生存冲突,而想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还需要一系列的努力。
人兽如何共处
首先我们要说,目前我们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人兽矛盾的方法,可能有人会说定期猎杀大型猛兽,控制它们的数量就可以减少人兽矛盾。但要知道的是,无论是雪豹,还是棕熊、狼等数量都没有很多,依旧面临灭绝的危险,目前我国对这些动物仍旧是保护为主,不会轻易猎杀。
目前主要通过制造噪音的方式来驱赶野兽,比如:放炮仗,敲盆底,但已经有些野兽对该方法免疫。为了解决兽患,有些牧民们采取了取消在定居点存放食物,这样当棕熊等野兽一次次来到这里找不到食物后,就会知道这里不适宜捕猎。
其次是在食物匮乏的季节,相关部门在远离牧民的地方进行补饲,既保证了食肉动物的生存,又减少了人兽冲突。
还有,加强牲畜的管理,采用猎犬定期巡逻,以及夜晚检查羊圈有没有关好门窗,提高警惕。
当然,以上这些只能减少人兽矛盾,无法彻底解决,而且随着食肉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多,未来人兽冲突还会继续爆发,需要有人真正能想出彻底解决人兽矛盾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