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形状 >> 青海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间薪火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非遗青海:有坚守也有创新
看成就·文化系列报道之三
西海全媒体记者卢晓茜吴梦婷
青绣闯出大市场
9月22日,西宁湟中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乔应菊坐在绣架前,将一片片的布料剪裁、粘贴,不一会儿功夫,一朵色彩艳丽的花朵已具雏形。乔应菊是湟中区堆绣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二十几岁接触堆绣以来,她已经坚持了三十年。从普通农村妇女到青海省民间工艺大师,乔应菊制作的《唐蕃古道》《藏羚羊》《牡丹》等一幅幅堆绣作品栩栩如生,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使堆绣让更多人所了解和熟知,几年前,乔应菊的女儿、湟中区堆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柳晴雯来到展馆内担任讲解工作。柳晴雯自小在母亲乔应菊的熏陶下,深谙堆绣技法,她的作品也很有特色。
两代堆绣传承人在融合中实现了堆绣的创新发展,她们的产品慢慢打开了市场,不少省外游客专程到乔应菊的工作室定制堆绣作品,带有青海元素的堆绣作品订单不断增加。柳晴雯在堆绣的发展传承中增加了服务、体验、展览以及演出等非遗的融合项目,让湟中堆绣从“深闺”走向世界。
青海各民族都有刺绣的传统,在居家用品、服装装饰等用品上,都可以看到刺绣的踪影。青海刺绣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近年来我省整合民间刺绣非遗资源,打造青绣品牌,使之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渠道。”青绣协会会长苏晓莉说,目前,青海省共有刺绣类非遗项目12项,全省季节性刺绣从业人员近30万人,一支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龙头的刺绣人才队伍基本建立,青海非遗发展也实现了走向世界的飞跃。
青海非遗走向世界
在河湟地区,一代代非遗手艺人在坚守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使得那些经过岁月沉淀下的非遗穿越时空,焕发出新气象。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画苑的一间画室内,八名年轻的唐卡画师正在聚精会神地给唐卡上色。今年19岁的多杰昂杰在这里系统地学习唐卡已有一年的时间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绘画训练,让多杰昂杰的基本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旁的画师加保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讲起学习唐卡的经历,加保说,学好唐卡需要5年或更久的时间,他从甘肃专程来青海学习唐卡。在同仁,每年都有像加保这样的外地人来同仁学习唐卡制作技艺。
“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一人到外地参展,也有不少外地人来同仁参观。走出去、请进来,唐卡艺术获得了越来越大的知晓度。”热贡画苑院长娘本感慨,热贡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珍品,从雪域高原走向了世界。如何抓住机遇,在传承创新中发展,是传统手艺的传播者和年轻传承人面临的新课题。
互联网拉动非遗产业发展
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如今,青海各地非遗传承人架起手机开始了网络直播,通过直播,更多非遗项目进入寻常百姓家,吸引着年轻人的眼球,更带动着非遗产业的发展。青海各地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大师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在直播镜头前与网友交流。
埋头在一块牛皮上刻线,不一会儿工夫,一只只小动物就出现在皮具上,活灵活现……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嘉福苍手工皮艺第四代传承人万德通过镜头,让更多人了解到嘉福苍手工皮艺和民族文化。通过万德的作品,网友们了解到青海各地的文化特色。“作为传承人,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非遗技艺,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万德看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手机直播让非遗走出青海,对于非遗发展大有裨益。
李成是湟中区银铜器制作与镏金技艺传承人,近年来互联网直播的兴起,带给他很多启发。李成说,从事非遗技艺传承四十多年,他发现,很多人对非遗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很感兴趣,现在他在研究和创新直播形式,借助短视频平台,他希望能向更多网友展示和传播青海的民间技艺。
此外,海晏县河湟剪纸,乐都区九曲黄河灯会、洪水火龙舞、高庙社火,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纳顿节、官亭正月火花会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通过短视频及直播的形式,亮相了互联网“云端”,本土多样的表演形式,向省内外网友展示了青海民间艺术魅力。
让非遗后继有人
近年来,我省在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非遗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能力建设、青绣品牌打造提升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外,全省非遗保护的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加大,至年底国家支持青海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已累计达3亿元,为提升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
在青海大地上,非遗已成为推动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省设立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试点2个,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6个,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掌握非遗技艺而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青海现有非遗名录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88项,省级非遗项目项,市(州)级非遗项目项,县(区)级非遗项目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激活非遗的内在生命力,是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