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一个涞源电视人与朗读者的邂逅

发布时间:2023/5/23 21:55:18   
刘军连挂号多少钱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59/

一个涞源电视人与《朗读者》的邂逅

作者:郭学峰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电视人。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对各种电视节目的痴迷,更有三十多年来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参与。年,命运的恩赐,我高中毕业后就进入了当时非常让人羡慕的涞源电视台工作,扛起了自己心爱的摄像机,成为了一个电视人。

八十年代是中国电视行业飞跃发展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望长城》和《话说长江》等一大批优秀电视作品在众多媒体当中独领风骚。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代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精品电视作品诞生和有一个非常专业的中央电视台杨伟光台长密不可分,好多大型纪录片的解说词都是他亲自撰写并参与制作的。后来的央视台长都成了政治的引领者,缺乏了专业性。无独有偶,我的电视生涯也遇到了一个电视资深人,他就是涞源广播电视局的康兰田局长,他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在涞源无人可比。每当有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他都莅临一线。

为了一部好的作品诞生,他与我们一起可以奋斗三天三夜不休息,所有参与人员,渴了一瓶矿泉水,饿了一袋方便面,导致我现在看到“康师傅”三个字还是心有余悸。

正是有了康兰田局长等一批老电视人的言传身教,使我迅速成长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几年间我和同事一起创作的《东南西北巾帼风》、《大地画派在涞源》、《唯有源头活水来》等专题片也火爆涞源。而针对当时全国经济一味追求上大项目的怪病,我与同事创作的电视评论《抱不上西瓜,不防捡点芝麻》在河北电视台播出,当年也荣获了河北省好新闻评比一等奖,开创了县级电视台获省顶级奖的先例。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必须专业。多少年来本人对电视艺术的追求始终如一,虽然现在不亲力亲为电视节目的制作,但学习的步伐从未停止。然而让我遗憾的是最近几年的电视作品粗制滥造,抗日神剧漏洞百出,综艺节目成为“下三滥”,电视这个主流媒体不再受人尊敬。为此我这个电视人也成为了单纯的球迷,整天沉浸在体育节目的转播中,因为我觉得只有这个电视节目是真实的,输赢是实力的体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必须要有厚重的文化做引领才能勇往直前,立于不败。从去年开始,央视开始相继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古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直到我邂逅《朗读者》。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他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的价值。他的出现恰似一股清流涌入了全国电视观众的心田。这里面我除了欣赏、品味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这一电视节目的学习与探究。如果说顺应时代潮流,把准文化脉搏是朗读者成功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成功的内因则是电视这个主流媒体所独有的权威专业性,而专业性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董卿轻车驾熟的专业主持。

我认为漂亮与否是父母的基因决定的,而气质则是来源于后天的培养。董卿在央视众多的女主持人中不算漂亮的,但文化内涵绝对在央视是首屈一指的。她曾考上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又攻读了艺术硕士学位等等。从浙江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一直打拼到中央电视台的她,彰显出了追求卓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女性特点。“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她再恰当不过了。她的主持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气息,不管嘉宾是什么阶层的人士,她显露出的巨大亲和力,立刻让对方没有了拘束感,从而侃侃而谈。董卿还兼《朗读者》的制片人及编导,这使她的才华更得以完美的展现,难怪现在有人形容董卿“若有诗书藏心中,岁月从不败美人”。董卿——内外兼修的她,只会在岁月的沉淀中越来越好。

二、朗读嘉宾“名人”与“素人”的结合。

朗读者里的嘉宾可谓涵盖了众多领域。这里面有被誉为“航天英雄”的杨利伟,有文坛巨匠贾平凹,还有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平民夫妇丁一舟和赖敏。

一个人一段文,他们感人肺腑的故事、饱满诚挚的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犹如一缕春风抚慰着我们这个浮躁、驿动的心灵,让人收获催人泪下的感动。这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个电视人,一个纪录片导演陆川。他在拍摄《可可西里》时,在那里一呆就是两年,他每天除了要克服严重缺氧并完成大量的摄制工作外,还得躲避来自四面八方盗猎者的追杀。陆川讲到此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可是可可西里不相信眼泪,他凭着“提着脑袋干”的精神,终于成功的完成了那部精彩的纪录片。最后他朗读的是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是为了献给可可西里依然顽强奔跑的生灵们:“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后来老猎人放下了屠刀挖了一个坑把藏羚羊连同她子宫里的孩子一起埋了,同时他还埋掉了他的猎枪。”从陆川导演的故事中,我理解了什么叫职业精神,从他的朗读中,我悟出了生命的可贵,包括动物。

三、电视独有的艺术手段的应用。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借电视节目选择的题材非常多。但是就像我刚开始说的那样,近几年的电视节目制作手段越来越先进,但是电视节目质量越来越不敢恭维,各种娱乐节目都是大牌明星嬉闹,小鲜肉当道,我想这些节目纵使年轻人也会对此审美疲劳,而《朗读者》这一档以朗读为内容节目的出现一下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当嘉宾在节目中拿起书向观众朗读的时候人们会通过嘉宾的讲述与朗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从而感受美好的文学世界。这个节目的新在于利用电视手段把“朗读”与“访谈”相结合,同时配有VCR介绍嘉宾简要及朗读作品的历史背景,不仅容易让嘉宾在随后的朗读中进入角色,而且也能让观众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在朗读时屏幕右侧放置文本,并用模线标注朗读的进度,这一独有的电视手段,把阅读这种雅文文化转化为了较为通俗的大众视听文化,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电视的功能无非就是娱乐人、鼓舞人、教育人。九十年代初期,涞源电视台有两个王牌栏目,一个是规定动作的《涞源新闻》,一个是自选动作的《拒马源》。特别是后者,作为固定的板块节目,里面开设的《山乡风情》、《凉城主人》、《天南地北涞源人》、《聚光灯》等几个栏目深受大众喜爱,成为全县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传承、发展了涞源的文化事业。现在受有线电视、网络电视的冲击以及体制、资金、人才的制约,县级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在夹缝中生存,可谓举步维艰。但这并不能成为电视人懈怠而不思进取的理由,应该与我县有号召力,影响力,文化底蕴深厚的类似于涞源百度先生刘春阳老师这样的一群人来再掀文化之风。

经济强县需要厚重的文化来支撑,这不是跳广场舞的人越多就能说明涞源的文化发展繁荣了,恰恰相反,是涞源的文化走向了误区。我认为一个地域的文化发展最低底线是人们要读书,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人若不读书,观念就会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狭隘化。只有人们少拿会儿手机,多端会儿书本,多看看类似《朗读者》这样的文化类节目,涞源就会潜移默化的多一些文化人。希望更多的涞源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诗词的嘴,看过字画的眼。如是这样,那该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呀!

图\文:郭学峰朗诵:丁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4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