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种类 >> 可可西里,可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
文/南辞
哎呦君语:只是漫漫人生路,福祸相依,前路难测,我只希望,你安然无恙的走向家人的身边。愿去时无风雨,归来亦是晴天。
前段时间,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4岁大四女生黄雨蒙在青海可可西里旅游失联,到今天为止,已失联22天。
南都此前报道称,黄雨蒙疑因毕业论文答辩未通过而心情抑郁。调查后得知,黄雨蒙7月5日独自离校,手机关机,3日后与外界失联,警方将其列为失踪人员调查,目前仍在持续追踪中。
7月26日,南京江宁公安通报,黄雨蒙确认于7月5日乘Z次火车离开南京前往青海格尔木市,经进一步调查发现,7月13日17时,青藏线国道南山卡口(格尔木至西藏方向收费站)曾登记到她的身份信息,此为警方掌握的黄雨蒙最后出行轨迹。
由此我们得出,黄雨蒙失踪前的最后行踪地点为—青藏线国道南山卡口
青藏线,在大西北旅游地界上,一直是一个高光般的存在,多少游客在此来去往复!
他们心中有一个类似的解语:西藏不在拉萨,而在路上。由青入藏,览遍青海美景,走向心中朝圣之地。
曾经看过网上的一组数据分析,青海对许多在校大学生或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存在着无比向往的一种魔力。
作为一个旅游从业者,我能表达的是,青海,确实够惊艳,也确实够梦幻,但,它也存在风险。
青藏,有人世最纯洁的信仰,有最质朴的灵魂,最纯净的文化,最原始的崇拜。好像在这里,一切东西用“最”字形容都不过分。
“世界屋脊”的藏式魅力虽冒险但吸引人
“圣城拉萨”令多少虔诚者匍匐脚下
而青海,更是很多人心中的蔚蓝之梦
殊不知,青藏国道,它也从不缺生死和苦难!
不知是谁说过,一切美丽都是苦难背后开出的花。
据了解,黄雨蒙是个积极开朗、热情爱笑的女孩,她的愿望是去藏区支教,同时,她也并非不懂世事的女孩。
可,这世道险恶,人心难测;环境艰苦,尤难克服。
她失踪后,有人说“心中有诗书,脚下才有路,论文答辩一次没过可以继续努力,怎么一个冲动就奔向了无人区”。
假如有一天你也走上了这条路,你还会不会羡慕诗书里所言的“说走就走”?
我只能说,在对待旅行这件事上,可以热忱,但一定要谨慎。
诚然,人的情绪到达某一个瓶颈期的时候,是需要一定的自我放空和自我调整,但在此警示,旅途漫漫,请保持通话,虽然在这个信息泛滥,沟通无碍且手机加持的年代,尽管你很“烦”,还请理解来自父母亲朋好友之间的“狂轰滥炸”。
在通往藏区的路上,黄雨蒙卡在了可可西里这一关!
可可西里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陆川电影《可可西里》的上映与出世,也许是一把双刃剑,致使我们在了解可可西里有关高原生命保护的同时,这个青藏无人区也成了莫大的吸引力,吸引着众多具有探险精神者和猎奇朝圣者蜂拥而入。
遥望是昆仑雪山,入眼是漫无边际,戈壁渺渺,路途可期亦存颠覆。它是“美丽的少女”,亦是难以逾越的“山梁”。
于是,
奔跑的高原精灵—藏羚羊,漫山遍野的高原之舟—藏牦牛,成了诸多摄影爱好者镜头前的“最佳模特”,它也并非漫漫黄沙,迢迢戈壁,它也有绿野遍地,水系纵横。这是可可西里的温情与浪漫。
你有没有见过昆仑山的雪崩?有没有见过戈壁滩上的飞沙走石?有没有听过有人因重度高反而死去?有人在一场龙卷风里消失无踪,有人成了某些食人动物的“盘中餐”(比如藏狼等)。这是去往可可西里所面临的自然残酷,然而,这只是我能想到的一部分!
多年来,在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和管制后,尽管10年内我们没有再听到可可西里羚羊哭泣的枪响声,可在这自然条件严酷的高原地域,也会有人为了生存,做出不法之事,在法律光辉照不到的地方,在高原阳光照不进的角落,不止是针对珍稀动物的屠戮,也存在人口的贩卖情况,坑蒙拐骗或被害,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你不是对世情特别了解,对野外乃至无人区的生存环境及生存方式特别了解,那么,请不要轻易踏向这里。如果你真的很想去,那我想对你说,请带好你的“伴侣”。
网上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陪TA去可可西里。
这句话,存在一定的道理,毕竟多一个伙伴,总归不是坏处。
如果你听过《西海情歌》这首歌,那么我想告诉你,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也来源于可可西里无人区,这个故事真实存在,也许我们在今天的文艺作品里升华了背后人物在这高寒之地死去的凄美,但还请正视可可西里的自然严酷与人性考验。
黄雨蒙失踪后,有人在网上指责她的任性与说走就走。她是考虑不够周全,没有顾念到家人的牵念,也许连她自己也没料到,前路太多艰险与未知,失联来得猝不及防……但她不是反面教材,很多人也不会就此因噎废食不去可可西里。黄雨蒙,只是给了我们更多的警醒和警示。
我们祈愿,在江宁警方和格尔木警方的大力搜寻和追踪下,她能平安回到父母的身边。
行走,因我们停留!
无人区固然存在人迹罕至的美丽,但生命仅此一次!安全之旅,请谨慎对待。
/END/
文章原创禁止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