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世界第二自然保护区那曲,一个飘荡在藏

发布时间:2022/10/2 14:23:12   

随着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这块广表的大地开始步步为世人所了解。羌塘自然保护区建立于年,它一建立,便创下了几项纪录: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在全世界也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而稳坐第二大自然保护区的交椅。而且,如果我们只要想-想格陵兰国家公园大多数地方不过是冰雪交加的皑皑雪原,而羌塘却生活着众多的生灵,我们就会明白,它虽然面积届

居于格陵兰之后,其实内涵比格陵兰国家公园丰富得多。

这是中国所有自然保护区中特色独具的一个:这里多是由低山、丘陵和湖泊构成的起伏的地面,平均海拔米

左右,山体连续分布,相对高差般在米之间,大于1平方公里的封闭型内陆湖泊多达个。平缓开阔的地形,星罗棋布的湖泊,高寒草原生物生长量虽低,却拥有广大的面积,为这里生息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加上冰雪融化,众多的河流及盐湖又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饮水和丰富的食物:加上冰雪融化,众多的河流及盐湖又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饮水和食盐,使这里繁衍了众多珍稀动物。这里的野生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绝大多数为该地区所特有。已知的脊椎动物有哺乳类28种、鸟类92种、鱼类13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藏野驴、藏原羚、黑颈鹤等30余种。

在那曲生息的各种动物中,不论是以数量来分,还是以知名度来说,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无过于藏羚羊、藏野驴和野托牛这3种国家类保护动物,有人将它们戏称为藏北高原的“三大家族”,是不无道理的。藏羚羊在藏语中叫做“坠”。这种动物因身上有美丽的绒毛而遭到盗猎者的疯狂捕杀。近年来,由于众多志愿者的保护和国家机器的介入,它的命运才有所改变。在羌塘,多的是那些适宜于藏羚羊生息的水草丰茂之地,它们喜欢出没于地势舒缓的湖滨地区。在那,经常可以看到它们成群结队悠闲踱步嬉戏的身影。一轮秋冬之日难得的好太阳挂在蓝天白云之间,白云下面是一汪美丽的湖,湖面飞动着无数的水鸟,而湖滨的草滩,则属于藏羚羊,这种和谐的场景,在羌塘草原几乎随时可见。

藏羚羊是固守生存规律和生活方式。的动物,它们的交配有固定的季节和场所,一旦形成,就终生不变。每逢春天交配季节,发情的公羊带领母羊长途跋涉,这是一个漫长的旅途,少则数十里,多则几百里,耗时10多天甚至一个多月。若遇到狼群袭击,羊群大乱,纷纷作鸟兽散。待劫难过后,藏羚羊们扔下一些同伴的尸体,又自行汇集在公羊身边,在公羊并不安全的护卫下继续北移,将它们的爱情进行到底。

藏野驴在藏语中称为“蒋”,它是整个青藏高原,可能也是整个动物界的长跑健将,时速高达50多公里,最高时速则达80多公里,一般的汽车也很难追上它纷飞的四蹄。当藏野驴群在草原上集体奔驰而过时,它们坚硬的四蹄击打着同样坚硬的地面,得得得之声可以传到数里以外,让人联想起古代千军万马捉对厮杀的壮烈场面。

藏野驴同时也是最有集体感的动物。它们以群而居,或四五头一伙,或成百上千只一群,群与群之间是各自为.阵的独立王国。每群野驴都由只强壮的雄性充当驴王,驴王不仅可以优先享用最丰美的草料,还可以与它属下的所有异性野驴产生爱情,而其它雄驴只有旁观的份儿。产生王的惟一条件就是武力的角逐,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大型的野驴集群里,每年都有不少自认为势力强大的年轻雄驴向驴王发起挑战,一旦战胜,理所当然就会改朝换代;一旦落败,只有死路一条。其实,在这颗淡蓝色的星球上,不仅只有藏野驴的社会才模仿着人类社会的残酷竞争法则。

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在于它惊人的负重能力。野牦牛与家牦牛相比,耐力和耐寒性及力气还要大得多。在羌塘三大动物家族中,它是体格最大的-种,模样和家牦牛没啥两样,但个头更壮实,可以长到家牦牛的二倍以上,体重达1斤。野牦牛不仅身高体壮,力大无比,且有一对宛如尖刀的犄角。这样强大的武力作后盾,野牦牛便桀骜不驯,牛气冲天。幸好,它一般不主动攻击人和其他动物,只是在受到侵犯时才奋起自卫。

野牦牛的皮极厚,最厚处可达2寸,韧性极强,一般的手枪或步枪子弹打在它的皮上,根本穿不透,顶多穿一个小眼了事,若有人要把它当成捕猎的对象,八成会落个偷鸡不成反蚀米的下场。藏北无人区附近的牧民们,常把偶尔捕获到的野牦牛皮切下来,晾干后,坚硬厚实的皮可以当菜板用,即使是用来砍骨剁肉,用上三五十年也毫无问题。野牦牛的舌头上长有一层肉齿,可以轻松地舔食很硬的植物。牧人把野牦牛的舌头割下来晒干,当梳子使用,女人从一头青丝梳到满头银发,“肉梳”既不变形也不断齿。因此,如果你运气好,你可能在这些牧人家里发现柄用了几代人的“肉梳”。不过,随着野牦牛进入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名单,要想再得到这样一柄肉梳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2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