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繁衍 >> 中华对角羚之父葛玉修在青海找野生动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静孙雪萌
扛着照相机,葛玉修一头扎进野生动物世界。
青海,是中国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地区之一,而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这个山东汉子,在青海一待就是51年,用镜头记录野生动物的故事。
拍摄野生动物,不是个简单事。架好机器,等动物入画,至于镜头中捕捉到什么瞬间,的确需要一点运气。但运气只占一部分,更多的是前期调研和摄影师的现场判断,而这些都与经验有关。
为了追踪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变化,葛玉修25次走进三江源,15次远徙可可西里无人区,多次奔赴青海湖,遇狼群,陷沼泽,掉冰窟窿……葛玉修用照相机留下野生动物世界和生态环境的变迁。
受访者供图
斑头雁的送别
葛玉修,年出生在山东曹县。年参军,葛玉修从山东到了青海。年,葛玉修转业到银行工作,在青海一待就是51个年头。
在部队当兵的时候,需要拍一些军事训练和战友合影,葛玉修开始“摸”到了相机。有一次,他将连队出黑板报的照片发给报社,“没想到报纸第一版就刊登了”。这次刊登给了葛玉修很大的信心,从那以后,葛玉修喜欢上了摄影,“喜欢得一发不可收拾”。
年,葛玉修开始拍摄野生动物。三块石岛,位于青海湖西南部,南距湖区8公里,据西北方向的鸟岛20公里。那时候,葛玉修没有手机,第一天船艇将他送到三块石岛上,约定好第七天再来接他。刚到岛上,碧水蓝天,万鸟欢歌,葛玉修十分震撼。“白天看鸟,晚上听鸟唱歌,要说孤独有孤独,要说幸福很幸福。”
葛玉修将带来的3个西瓜、10斤黄瓜、10斤莴笋、10斤甘蓝放到岸边,还用石头砌成一个圈将食物围起来。搭好帐篷后,葛玉修便准备休息。“没想到,第一天晚上青海湖就用特殊的方式,接待我这个不速之客。”当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葛玉修的小帐篷经不起风吹雨打,他只好把相机抱在怀里捱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葛玉修走出帐篷,发现西瓜飘走了,黄瓜剩了3根,甘蓝剩下1袋,莴笋也没有了。葛玉修的衣服和鞋子又湿又冷,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但他觉得这些都无所谓,因为帐篷外的风景平静又美好。
照片上,几只小斑头雁围着葛玉修,就像孩子缠着大家长。当时这几只小斑头雁落在了别的鸟群,葛玉修遇到后,便抱回来放在装食物的纸箱里,将甘蓝掐碎喂给小斑头雁吃。“小家伙很可爱,很通人性,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这就是照片的来源。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葛玉修的脸都晒“花”了。“脸是黑的,牙是白的,脸就像马铃薯爆皮一样,皮都可以扯下来。”到第六天的时候,葛玉修的鞋子鞋底就已经脱落了。因为岛上石头多,光脚无法走路,葛玉修只好找了根塑料绳拴住鞋底,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天。
小斑头雁围着葛玉修
第七天,葛玉修一早就收拾好帐篷,将小斑头雁送远,等船来接他。“把它们放到米远的地方,我刚要走,小斑头雁又跟过来。我又把它送过去,它又跟过来。”第三次,葛玉修更加不舍,却也只好将小斑头雁送到更远的地方,然后快步登船。“这时候,小斑头雁跌跌撞撞地一路追来,滑到水里,我着急地跺脚让它们回去。”船开远后,葛玉修从望远镜中看到小斑头雁就在搭帐篷的地方,朝着船的方向。
“这就是我和小斑头雁的故事。”葛玉修看着照片,爱不释手。
“四面环水,没有人烟,死在岛上都没人知道,想想其实也会后怕。”即便如此,葛玉修还是先后去了6次,在岛上住了3次。后来,葛玉修拍摄鸟的照片不计其数,大家称他为“青海湖鸟王”。
葛玉修拍摄
拍摄中华对角羚第一人
在青藏高原,有一种羚羊,当地人称之为“滩黄羊”,国际上称之为“普氏原羚”。葛玉修“一不小心”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拍到照片的人,他坚持称这种羚羊为“中华对角羚”。
“当时我老同学告诉我,你拍的鸟不错,这里有一种羚羊数量很少,没有照片,我就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葛玉修说,“我查阅很多资料没有找到照片,只有一张手工绘制图,上面就记载是普氏原羚。过去它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现在只有青海有,分布在青海湖周边。”
当时,这种羚羊仅存余只,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是一种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物种。
年11月,葛玉修去青海湖拍摄天鹅。在布哈河口,葛玉修遇到了7只黄褐色像羊一样的动物,排成一线在草原上一闪而过。
同行的青海湖保护区干部大喊“葛老师,普氏原羚”,葛玉修赶忙举起相机抓拍。后经专家认定,这张照片填补了“普氏原羚”图片的空白。
“当时是胶片拍的,虽然不清楚,但这是中国第一张,也是世界第一张普氏原羚的照片,我一不小心成了拍到普氏原羚的第一人。”葛玉修说。
葛玉修拍摄中华对角羚
葛玉修便以第一人称写出《救救我吧——普氏羚羊的呐喊》,希望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