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记录伟大时代讲好青海故事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9/17 17:41:11   

编者按

今年,青海日报以讲好新时代的青海故事为目标,围绕主题主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一路走来,“新春走基层”报道昂扬奋进,全省两会、全国两会报道精彩圆满,战“疫”报道凝心聚力,“黄河故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全媒体采访报道反响热烈,玉树两个“越来越好”报道深入人心,“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高潮迭起……一篇篇旗帜鲜明的重头文章,一个个精悍犀利的短评快评,在青海大地上书写了精彩华章,留下了永恒印记。

时间走到11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21个中国记者节。时序更替,场景变换,但记者与时代同行的步调不曾改变,高原大地上始终有记者奔走的身影。他们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在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用生动的笔触、隽永的画面、精彩的镜头,为祖国抒写、为人民放歌;他们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在增强内功、提升本领、主动转型上下功夫,以热忱的情怀,用客观的笔触,为党和人民传递最真实的信息,抒写平凡中的点滴感动,记录前行中的伟大祖国。

今天,本报特别推出记者节专刊,多名长期奋战编采一线、参与重大主题采访的编辑记者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分享个人职业感悟。让我们从这些讲述中了解这个职业的点点滴滴,体会新闻人的执着与坚守。

贴上新年的“福”字

如果说大年三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每年期盼着与家人团圆的日子,但对潘妍红来说,还有着不同的意义。

今年52岁的潘妍红、丈夫和上初中的女儿,一家的生活靠丈夫赵小平打工维持。一次意外,赵小平在工地上搬运装修材料时受了严重的腰伤,再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还要长期进行康复治疗,让这个原本就不易的家庭雪上加霜。

艰难之时,仓门街街道办事处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一家人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还为潘妍红申请到一份交通文明劝导员的工作。

“我们一个月低保金有多元钱,媳妇做文明劝导员一个月也有元的工资,真是解决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和我一起贴着新年的“福”字,赵小平开心地说道。

交谈中,得知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之后,去年三月,他们住了近30年的2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赶上了老旧房屋改造,房屋得到了修补,还免费加装了保温层。

“原来过年都不好意思叫亲戚来家里,怕别人嫌弃,现在好了,我们也敢在家里请人吃饭了,今天我姐姐他们会来这里和我们一起过除夕夜。”潘妍红在一旁说道。

在采访结束告别的时候,赵小平告诉我,政府已经帮他们申请了廉租房,租金便宜还宽敞明亮,邀请我下次去他的新家看看。

简单的话语,充满了对越来越好的生活的热爱和期待。(本报记者陈曦)

牧民的希望之家

在杂多县易地搬迁住宅小区“牧人希望之家”,我捕捉到一家人住房条件的改善;在杂多县岗日麻贝养老院,我了解到一个人富起来,不算什么,关键要带领更多的人富起来……

“牧人希望之家”距离县城3公里,小区内配套设施齐全,藏式风格的三层小楼鳞次栉比。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从深山区搬迁到这里安家。

走进冰巴的家里,80平方米的新房,配备了电视机、冰箱、液化气灶等设施,他不仅脱了贫,生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没搬出来之前,冰巴一家居住在苏鲁乡山荣村,十几头牛就是家里的全部财产,偶尔挖点虫草来维持生计。他一年要穿破几双鞋,赶场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集镇。

冰巴给我算了一笔账,生态管护员每年工资2元,挖虫草一年有4万多元,闲暇时打工收入近1万元,草补资金每人元,他一家的年收入至少有8万元。

小康路上,总少不了“带路人”的身影。在岗日麻贝养老院采访时,我见到了多拉文斗。年,多拉文斗与查旦乡跃尼村的12户贫困家庭联合创办了岗日麻贝专业养殖合作社,并成立了杂多县岗日麻贝土特产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畜产品加工产业、销售本地土特产、承包牧场养殖、开办生态旅游度假村……现在,他的公司有名员工,大多来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本报记者王湘琳)

种树老人马进才

跟着马进才老人上山时,时间已近晌午。阳光明亮而不灼人,装点在山坡上那一簇簇金黄的树叶,和山涧那弯碧绿的黄河水一样,在微风的轻抚下波光粼粼。

秋意渐浓,禹王峡寂静如画。

今年71岁的马进才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峡口村人。从年在这峡谷北岸荒坡上种下第一棵杏树开始,在此后26年漫长的岁月中,他“染绿”了这个山头,光阴也染白了他的双鬓。脚下这条崎岖的山路,他每天要走好几个来回。

谈话间,才知道马进才曾在村上当了近20年的村干部,年辞去了峡口村党支部书记一职。

“这是为什么?”我问。

“为了种树。”老人平静地回答,随即眯着眼睛笑了:“为了一心一意在这里种树。”

我开始觉得马进才身上有一些不可估摸的东西。问及他的家庭,老人说除了小儿子在西安,其他3个子女都在民和。前些年,小儿子想接他和老伴去西安养老,他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小孙子一直盼着我去,可我舍不得这里啊。”眼眶湿润的马进才把手放在一旁的树干上,轻轻抚摸,仿佛通过手心的粗糙能触摸到那棵树的心跳。

我突然间意识到,对于像马进才这样的人来说,虽然也渴望安享天伦,但守护家乡的这片绿水青山早已成为融入血脉的坚持。前者是难以割舍的遗憾,后者是从未动摇的初心。

青山不负英雄志,流水有情入心田。记得采访的最后,老人说,哪怕到了80岁,哪怕拄着拐,他还会继续走下去。我想,这是因为他还有一腔沸腾的血,还有一颗不甘的心,还有一个未圆的梦。(本报记者咸文静)

十里春风迎亲人

悬壶入楚荊,白衣作战袍。年4月2日注定难忘,在简单温馨的欢迎仪式,激动、泪水、拥抱交织的感人画面中,青海省支援湖北医疗护理队、省红十字会救护转运队名队员,结束14天的集中休整,可以平安回家了。

“一会儿就要见到家人,再也不能哭了,要学着坚强,我要紧紧地抱抱我的宝贝女儿,给她做她最爱吃的薯条,带她去玩,带她唱歌,带她跳舞……”

对于已经51天没有见到六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朱娅婷来说,从青海宾馆到家,不足三公里的路格外漫长,坐在车上“左顾右盼”,生怕司机走错了路,想象着与家人见面的场景,想象着女儿是不是变白了、长胖了,在她看来,从来没有一段路能如此漫长。

“到了,到了,前面拐弯就到了。”就要回到朝思暮想的家,朱娅婷兴奋地喊了两声,早早地站到车门口等待下车。

车子还没驶进小区,已经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往车窗外看去,家人朋友手捧红绸,怀抱鲜花,早早等候在楼下。

朱娅婷几乎是跳下了车,冲过去抱住爸爸妈妈和女儿,哽咽地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此时,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激动而又幸福的热泪夺眶而出。

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朱娅婷走进家门:爸爸温柔地帮朱娅婷换下外套,妈妈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女儿搬来精心准备的礼物……此时,大家的眼里尽是安心、自豪。

最好不过此时,春已至,花始开,你平安荣归。(本报记者黄灵燕)

跟着尕玛去巡护

措池是太阳、月亮、星星的居所;措池是牧人的思想走向草原、世界和星空的原点。这般诗意的描述下,我们有了走向草原深处的冲动,便有了措池之行。

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我们见到了然西尕玛,从年到年,他一直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对于措池的故事没有人比他更了解。

当天晚上,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尕玛给我们讲措池的山水人文,牛羊草原。尕玛说,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最喜欢的还是措池。因为这里能见到野生动物,走在放牧牛群的路上,藏羚羊、藏野驴就在不远处觅食、休息。

尕玛始终认为,有野生动物在,说明草场好;草场好,他们的牛羊才好,他们的生活才好。山水、草场、动物、牛羊、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天一亮,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向措池草原的更深处走去。走到一处草原,尕玛停下脚步,指着草原上的一处木桩说,这是我去年8月钉的橛子,是用来监测草场退化的程度。很明显,还没到一年,黑土滩已经越过了橛子。

走到年智措尕山上,尕玛指向远方,那里是一片白茫茫的滩涂,再仔细一瞅,是一群藏羚羊的身影,它们三五成群的或是低头吃草,或是在朝我们这边打量。

之后,我们在海拔多米的草山上,花了近2个小时,时而爬坡,时而过坎,车子在湿地草甸上蹦蹦跳跳。好在,不一会到达山顶后,一瞬间,心怦怦砰砰一通狂跳,剧烈地仿佛要冲出胸腔,一群60多头的野牦牛群,如此完美得近距离呈现在眼前……(本报记者张多钧)

守护好每一粒种子

春暖花开的时节,满是希望与美好。

3月28日上午11时,玉树州八一孤儿学校九年级(2)班正在上英语课,大家踊跃举手,课堂氛围活跃。课后在和尕玛夏吉聊天时,这个帅气的16岁大男孩收起了刚刚的活泼,表现得格外含蓄、内敛。可一提到梦想,尕玛夏吉没有半点犹豫脱口而出:“今年我要参加中考,希望可以考上北京的学校,我想去北京上学,我想做一名医生,想去救很多很多人。”一连串直接又真切的“我想……”,不正是尕玛夏吉心中的种子吗?

他是怎么把它们守护的这么好?一边听,我一边思索着。

课间,蓝天、白云、红旗下,教务主任卓玛老师带着四位低年级小朋友走向宿舍楼,手拉着手有说有笑,那个瞬间仿佛被定格,直到现在印刻在我脑海里。

在新铺设的塑胶操场,校长尼玛仁增欣慰地说,十年来,在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学校的软硬件有了很大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高,他们把我们当做父母,我们更要尽到责任,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

现在从学校走出去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也会常回来看我们……说到这儿,尼玛校长突然红了眼眶,几度哽咽。原来,伟岸身躯的背后,除了责任、力量,还有守护和温情。

每一次走进玉树,走进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心里,他们积极的心态、强大的行动力无一不感染着我。与其说,我们在用笔和镜头采写、记录他们,不如说,是他们教会我学会坚守初心,在新闻人的这条路上,感受着、成长着、前行着。(本报记者王煜鹏)

忙碌的分拨中心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其中也包括我。抓“六保”、促“六稳”报道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忙碌的采访报道中,一次采访让我印象深刻。

3月3日,我去做一篇关于复产服务热线、服务网站的报道,一大早,来到设立在省发展改革委的分拨中心,开始了半天的采访。

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无论室内室外,大家都戴着厚厚的口罩,走进分拨中心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几张桌子上堆满了厚厚的文件,10名工作人员正埋头工作,电话声此起彼伏。

“欢迎你啊,钟记者,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情况。”分拨中心负责人对我说。

复工复产刻不容缓,一系列支持政策出台,个人和企业相关问题纷至沓来。分拨中心的任务,就是将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按领域、按地区分拨并协调处理。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每天处理上百件诉求单,每天工作至晚上10时左右,等到全部总结完毕,回家常常是凌晨了。

转眼到了午饭时间,一摞一摞的处理单摆在桌子上,工作人员端着盒饭匆匆吃完又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说:“这段时间确实比较辛苦,但看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内心其实特别开心,你有机会因为职业原因,让一些陷入困境的人看到希望,是一件幸运的事。”

“希望你的报道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解决问题的渠道。”负责人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作为记者的责任和荣光。(本报记者钟倩)

面粉厂里话脱贫

11月4日,天气虽然寒冷,心里却激动温暖。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曲什安镇大米滩村的金黄谷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采访村党支部书记刘友继,我知道了原先的大米滩村村民生活主要靠种小麦、蚕豆、油菜、土豆等传统农作物,外加挖虫草、工地上搬砖、挖沙子。

为了拓展村民增收渠道,兴海县财政局投资万元修建了一座面粉加工厂。产生效益一方面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带动更多贫困户在面粉厂里工作,运麦子、搬面粉、打扫卫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从而脱贫致富。

在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史正孝,在面粉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主管面粉生产,每个月挣得元,妻子才让措也在面粉厂当起了小工,顾家挣钱两不误。

他们还将元的产业到户资金投入到了兴海县绿草原食品有限公司,每年每人分红元。加上林草补助、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政策性补助,一家人的好日子也在一天一天的辛勤劳作中向前推进。

屋外雪如柳絮因风起,屋内机器轰鸣,异常热烈。看着村民在面粉厂里忙忙碌碌,看着一袋袋洁白如雪的面粉运往兴海各地,真是一幅好景致:麦花香里说丰年,面粉厂里能脱贫。(本报记者栾雨嘉)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0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