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生态环境部翟青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

发布时间:2025/4/18 18:52:46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摄影/新华社宋彦桦10月21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翟青指出,过去10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前所未有”上:一是决心之大前所未有。我们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二是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过去10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由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年的30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记者会分会场。摄影/《中国报道》记者徐豪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当前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如何贯彻落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翟青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到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丽中国建设,多次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坚决向污染宣战,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大家都清楚的3个“十条”,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年下降了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87.5%;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这些年来,我们的蓝天多了、水清了、土也净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我们实施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目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5家国家公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藏羚羊繁衍迁徙,白洋淀鳑鲏鱼等土著鱼类逐渐恢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坚持不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年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绿色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10年来,全党全国建设美丽中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绿色版图不断扩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生动展现出来。”翟青说,下一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取得新进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展现新作为,在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撰文:《中国报道》记者张利娟责编:徐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7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