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我们自己的导航系统到底有多重要啊?在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国家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那也就是大家熟知的GPS,这个美国发明的技术,定位精确,无需授权,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芯片,大家随便用,从导航到外卖,从轿车到共享位置,都因为有了这个技术,成为了可能。
看上去是不是很美?那就仔细看下面这个故事,年,一艘货轮,行驶在印度洋上,而接着呢,美国就说,我怀疑你这船上有不干净的东西,就要对货轮进行检查,这货轮表示直接拒绝,接着美国居然直接关了这艘船所在海域的GPS,也就是定位,海上航行,它不像地面上可以沿着路跑,茫茫大海没有卫星定位的几乎是寸步难及,于是,船上38名船员被困大海长达二十二天,最终经过各方斡旋,结果是这船上干干净净,没有任何问题,而这艘货轮就是我们中国的。
这事儿,后来就算是过去了,但你说有没有想法,怎么可能没有想法呀,用别人的卫星定位系统遇到问题,就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这不得研发咱们自己的系统,于是在年,我们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项目就上马了。那问题来了,就是造这玩意儿有多难啊?就在那个年,全球能使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只有两个国家,有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俄罗斯。
而我们当时是什么局面呢?除了研发和造它这个地方不缺之外,几乎啥都缺,缺钱,缺技术,甚至还缺时间。先说缺钱,这个好理解,年美国已经在GPS上面投入了超过个亿的美元,而我们自己呢,在那个年代,包括北斗在内的整个计划,这预算还不到人家的1/10。不过我们也习惯了穷有穷的办法,不指望一步到位,那咱们就一步步来,先满足有,再满足好,先覆盖国内,再冲出亚洲,再走向世界。辛苦六年,咱们终于发射了两颗卫星上天,组建起了北斗一号系统,这也算是美俄之外咱们第三。
好缺技术,也好理解,抛开覆盖范围,当时我们的卫星定位精度啊,被这GPS甩开一大截,那想要追上人家怎么办?只能多发卫星,就精度不够啊,咱们数量来凑。缺时间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这卫星上天之后运行的这个轨道,以及和地面沟通使用的频率,这可是稀缺资源用一个少一个,就像公交车的座位先到先有,卫星也一样,先发射先占位,那这流程是什么样?你得先申请,然后,会给你七年的时间搞定,你要超过七年就无效。
所也就是说,我们得在7年的4月18号零点之前成功,可问题来了,按照实际进度推算,我们最早也得在7年年底才能发生卫星,这差了大半年,这还没完,咱们还多了个对手啊,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人家不但申请的轨道频率跟我们大致重合,而且进度比我们还快,这情况对我们来讲那是相当的不利的。
但是峰回路转,零二年前后这伽利略,玩不下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欧洲那边觉得太烧钱了,口袋有点紧了,那欧洲那边就寻思找合伙人,让合伙人来投资,于是我们在零三年的时候加入了,可是没想到,在咱们中国加入之后,短短几年,以色列、乌克兰、印度、摩洛哥、韩国,他都加入了伽利略,就吃百家饭的合作方越来越多,各有各的心思,就必然导致大家一天到晚吵吵闹闹,一盘散沙。而且因为当时欧洲的安全和技术独立性政策,导致我们在加入之后,实际上是被排除在核心技术之外,于是在零六年底,中国退出了伽利略。回身搞起了自己的北斗二号。
但如果这样,我们就得重新申请轨道频率,这又得耗几年,所以那时候情况对我们是相当的不利。可但是欧洲的卫星虽然上去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人迟迟没有开通和地面通讯的频率,按照这规定,你要占座,开通了频率才算输入,所以这也是意味着我们只要在两年之内成功发射卫星,并且开通频率信号,我们这北斗它就有戏,最终经历无数的艰难攻关,终于,在7年的四月,咱们的卫星呢,被运到发射基地,一件代发,等待了七年的北斗卫星终于涉险过关。零八年,北斗终于登上了公证舞台,汶川地震,地震20余小时之后,第一支部队突破死亡线,而借助北斗才发出百字短信,这是灾难之后传出的第一条信息。零九年到一一年,十颗北斗二号卫星接点发射。一二年的十月底,北斗二号在接连发射16颗卫星之后,正式完成了组网,并且投入了运营,进入到亚太组网时代,
一七年的11月5号,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到了全球组网时代,而18年北斗三号一整年发射了18颗卫星,创造了世界导航卫星历史。二零年的六月份,中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至此啊,26年间,中国实现了59颗北斗卫星的发射。
而到今天,已经连接了上亿部终端,在上海,它记录所有公交车的轨迹,提供实时导站的信息,在青海,他守护着藏羚羊的迁徙路线,在东南沿海,当地的渔民,已经有歌谣了,出海一拜妈祖,二拜北斗。而在更多人使用的地图APP上,北斗的定位精度已经能精确到一米以内的车道级。导航,不光咱们这儿用啊,全球民航也能用,那帮老外也能用。从印度尼西亚土地确权,到科威特的建筑施工,再到马尔。的海上大装,北斗系统已经服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了,所以罗马当然不是一天建成,在现在看来,青州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