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里,工作人员收养的藏羚羊。长江日报记者彭年摄长江日报评论员周劼日前,国家林草局发布消息,随着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力度的加强,藏羚羊数量已从上世纪末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藏羚羊保护级别也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这是继7月官方宣布大熊猫从“濒危”降级为“易危”后,今年以来又一个中国濒危物种的安全降级。这样的降级是无数一线保护者的默默付出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坚韧坚守,也是中国几十年来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的成就。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实施大熊猫、朱鹮、扬子鳄、海南坡鹿、麋鹿、高鼻羚羊、野马等濒危野生动物的“七大拯救工程”以来,最长的“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实施将近40年,40年来不断扩大的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不断精准落实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自然等科学措施,不断完善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贸易,不断加快构建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和监测体系,合成了一个初衷不改、持续发力的系统工程,保护了种群,增加了数量,改善了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不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的保护长期面临挑战,中国的环境改善任重而道远。但还是那句老话,“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证明了中国人做事从来不会以事难而避,因事久而懈,这也注定了几十年来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相因、政策延续、落实持久,终会积跬步而至千里。40年大熊猫、30年藏羚羊的降级之路,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之路,中国可以说到做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