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形状 >>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克服高寒缺氧,跨越千里产
可可西里的无人区,因为低氧的地理环境与极大的昼夜温差,被称人类的禁区,远离了人类的影响,这里是无数野生动物的天堂。
然而,与如今静谧的模样不同,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可可西里曾发生过一场因偷猎引发的浩劫,其中最为凄惨的就是藏羚羊。
藏羚羊身上的“软黄金”
藏羚羊生活在高寒地区,但是却并不像同为高原物种的野牦牛一般,有着厚实到拖到地上的毛发。相反,它们的毛发看起来并不长,但却有着极强的保暖效果。它们背部红棕色的毛发利于吸收太阳辐射,腹部的白色的皮毛又能反射地表的寒气。
但最为关键的是它们体表的一小层细密的绒毛,能让它们在零下40℃的天气中,仍旧自如活动。
这层羊绒纤维非常细密,直径大约在10微米左右,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的1/5,是世界上最轻最软的羊绒,弹性好且保暖性能极佳,被称为“羊绒之王”。每只藏羚羊身上也只有多克的绒毛。
用藏羚羊的绒毛制成的披肩被称为“沙图什”,保暖性能极佳的同时,还轻薄如纱,能够从小小的指环中穿过,固又被称为“戒指披肩”。
上个世纪80年代,沙图什在西方国家成为了财富地位的象征,一条价值高达五千到三万美元。藏羚羊的绒毛因此也被称为“软黄金”。
戒指披肩
商人们谎称这些绒毛收集自藏羚羊每年夏天自然脱落的绒毛,但事实并非如此,疯狂的盗猎者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赚取金钱,选择枪杀那些迁徙路上的雌性藏羚羊,对它们进行现场剥皮,场面残忍无比。
这些藏羚羊肚子里还怀着幼崽,或者刚刚生下幼崽准备返程,却因为偷猎者永久地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而还没长出细绒的小藏羚羊只能在母亲的尸体旁,最终因饥饿和寒冷死去。
藏羚羊在上个世纪时数量超过一百万只,因为被偷猎者们大肆屠杀,短短十几年内数量就下降到了几万头,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不到。
而且偷猎者们更是疯狂到对西藏的保护者们动手。年,青海省治多县的县委副书记杰桑·索南达杰为了保护藏羚羊,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与偷猎者们发生枪战。
当人们找到他时,他仍然保持着换子弹的姿势,被冻成了一具冰雕。为了纪念他,青藏公路的边上建立了可可西里最早,也是最知名的保护站:索南达杰保护站。
索南达杰的纪念碑
一条女士的沙图什披肩,需要三只藏羚羊身上的绒毛,而一条男士的披肩,则需要五只藏羚羊的绒毛。可以说每一条披肩上,都沾满了洗不去的罪恶与鲜血。
不过在国家的大力打击之下,可可西里无人区已经连续13年未曾发生过盗猎案件了,藏羚羊的数量也恢复到了7万多只,全国的藏羚羊总数已经恢复到了30万只左右。
高原奔跑冠军
在中国的另一片无人区羌塘草原上,凶猛的野牦牛、呆萌的藏野驴、还有灵巧的藏羚羊被共同称为“羌塘草原三剑客”。
在“三剑客”中,藏羚羊毫无疑问是身材最为娇小的,体重大约只有45到60公斤左右,只有藏野驴的几分之一,更别说和体重以吨来计算的野牦牛相比了。但藏羚羊却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藏羚羊的肺部明显大于其他的高原动物,它们的鼻腔也十分宽阔,每个鼻孔里还有着1个小囊,能帮助它们吸入和储存氧气。
它们的循环系统也非常特殊,人类心脏只占体重的0.5%,而藏羚羊的心脏占据了体重的3%,藏羚羊血液中的血红细胞是人类的三倍,差距十分明显。
娇小的身材让它们的动作十分灵活,在它们四肢上方的皮下,还各隐藏着四个气囊,在藏羚羊奔跑时,这个4个气囊会鼓胀起来,朝着后方喷出大量气体推动着藏羚羊向前移动,可以说是真正的喷气式前进,这也是它们在高原上依然能敏捷奔跑的原因之一。
因此,即便是在缺氧的高原环境下,藏羚羊的奔跑速度能够达到80公里每小时,而且它们的耐力非常优秀,能够连续奔跑几个小时,各种闪转腾挪更是熟练无比,是高原上当之无愧的奔跑冠军。
雄性的藏羚羊头顶还长着锋利笔直的长角,长度一般在60厘米左右,如同两把宝剑。两只长角十分匀称,从侧面看去,就像只有一只角一样,仅在末端稍微有些弯曲,所以藏羚羊也被叫做“独角兽”或“一角兽”。
“变脸”的藏羚羊相互角斗
从某些方面来说,“三剑客”中,唯有藏羚羊是最有“剑客”感觉的一个。每到繁殖季节,雄性藏羚羊的面部和四肢就会逐渐变黑,雄性的藏羚羊会划分自己的领地,如果有其他的雄性藏羚羊入侵领地,那么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雄性藏羚羊之间的战斗
修长而锋利的羊角就是它们最好的武器,两只藏羚羊会低下头,用羊角相互战斗,你来我往,尘土飞扬,看起来十分激烈。稍不留心,就有可能被对方的“长剑”在身上戳个血窟窿,每年都会有藏羚羊在争斗中被刺中身体,刺穿内脏身亡。
不过,这只是少数情况,只要没有打红了眼,藏羚羊的战斗往往是“点到为止”,免得受伤之后,被狼群这样的食肉动物趁虚而入。胜利的藏羚羊将拥有10到20只雌性藏羚羊,花费二十多天完成繁衍的任务。
在进入夏季后,怀孕的雌性藏羚羊就会开始迁徙之旅,跨越千山万水赶往卓乃湖和可可西里湖一带。而雄性的藏羚羊则不会参加这次迁徙,而是离开羊群,四处游荡。
藏羚羊的迁徙之谜
藏羚羊的迁徙是地球上最壮观的三种有蹄类动物大迁徙活动之一。不过,藏羚羊的迁徙要更加的特别,它们仿佛算准了日期与距离一般,不同地区的藏羚羊出发日期和方向都不尽相同,最后却能一起抵达目的地。
它们不会如同非洲角马那样先汇聚成一大群,奔跑着惊动整个草原。藏羚羊的迁徙是平静无声的,甚至它们的活动也与平时没什么区别,走走停停,躲避着野狼和棕熊等天敌,坚定的朝着心中的那个方向走去。
只有从高空俯瞰才会发现这一奇观:三三两两的藏羚羊们如同小溪汇聚成河流,河流汇聚成江海一般,逐渐汇聚成一个数量上万的庞大种群,最终抵达它们共同的目的地——卓乃湖和可可西里湖附近,藏羚羊们会在这里产下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些地方也人称为藏羚羊的天然产房。
迁徙的藏羚羊群
藏羚羊的幼崽在诞生之后的几个小时内就能站立行走,随后便会跟随母亲踏上返回栖息地的道路。这场迁徙仪式来回的距离大约在数百,甚至上千公里。
根据多年的卫星监测显示,“天然产房”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温暖舒适,藏羚羊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卓乃湖
动物学家们提出一个猜测,认为这是一种“集体记忆”,意思是藏羚羊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要迁徙,只不过世代如此,小藏羚羊在长大后也会顺理成章的认为自己应该迁徙。而一些没有去过产仔地的藏羚羊,在怀孕后就不会迁徙,形成不迁徙的种群。
还有一种说法是,藏羚羊们汇聚到一起生子,它们的天敌即使来到这里攻击藏羚羊,即使逃不了,也不至于造成太多的伤亡。但这种习性能挡得住野狼和棕熊,却挡不住贪婪的偷猎者们,反而导致它们成为了偷猎者的枪下亡魂。
好在,在中国持之以恒的保护与对偷猎的严厉打击之下,笼罩在青藏高原上的硝烟,也终于散尽,重新变得宽广而宁静。藏羚羊的数量得到了恢复,保护等级从濒危降到了近危。不过,上个世纪的惨剧依然时刻提醒着我们,对于藏羚羊的保护不能松懈。
参考资料《探索藏羚羊的秘密》白杨《藏羚羊:青藏高原的骄子》邸志鹰《藏羚羊迁徙之谜》任红雨《高原上的精灵——藏羚羊》刘红茹《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故乡》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