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兰大校友田金文最远的地方,牧歌最美

发布时间:2023/6/10 18:45:35   

心怀“国之大者”众

则无往而不胜矣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批批兰大人

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校训精神

“勤奋·求实·进取”优良学风

心怀大愿·扎根实践

让青春

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今天,“拥抱时代·绽放青春”专题报道带您走近级艺术学院校友田金文。

从年7月7日进入新华社西藏分社工作,我已经在高原度过了多个日夜。这段时间里,借助于“记者”的身份,我看见过苍茫高原上的皑皑白雪,穿越藏北羌塘草原无人区,徒步行走过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高山峡谷,也和数不清热情淳朴的藏族同胞进行攀谈,更在农牧民家中喝过那浓香甜美的青稞酒和冒热气的酥油茶。

现在,我越来越为这片热土所着迷。

(布达拉宫)

沉下去,新闻才有“时代温度”

作为记者,注定要走很多的路,认识很多的人,发现很多的故事。

参加工作后,单位领导常说,只有走到田间地头,走到百姓家中,走到最偏远、最困难的高海拔地区,才能写出带糌粑、酥油味的稿子,才能做好高原特色报道。

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中,我和同事在冬季深入零下20摄氏度以上的藏北草原,跟随“流动法庭”在平均海拔超过米的羌塘草原上“流动”;跟随“野保员”在“人类生命的禁区”“放牧”;跟随公路养护队在早上6点、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里,到离县城上百公里外的地方保通冰雪路面。

(田金文在藏北草原采访流动法庭)

细浪不断汇聚,便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我和同事采写的“行走米之上”系列,报道从“小角度”展开“大背景”,从微观到宏观,由点及面,有机结合,用平凡的“守护者”去体现西藏更多的坚守者们的辛苦付出,为全国的发展建设刻下海拔米之上的印记。

几年里,在采访中我体会到,“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只有发挥好“脚力”和“眼力”,抵达新闻现场,抵达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抵达人的内心深处,才能发现最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采访到最鲜活的新闻素材。

越贴近群众,文章越是出彩。在西藏从事新闻报道,那些人迹罕至但“隐蔽而伟大”的高海拔地区,是特殊的战场,挑战的是生命极限;是特殊的考场,考验的是对党忠诚、家国情怀、新闻理想和职业素养,更值得新闻工作者投入心血,深入挖掘。

(田金文在墨脱下乡采访)(田金文在班公湖地区采访)田金文在纳木错湖面上采访(田金文在下乡采访)

要读懂并呈现给读者真实的西藏故事,仅靠游览和阅读是不够的,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是听老人讲故事。

年出生的次旦老奶奶,一家人都是农奴,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要上交农奴主。她20岁之前没穿过鞋子,直到年西藏民主改革,包括次旦在内的百万农奴才获得新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牛羊。

如今88岁的次旦老奶奶,在她78岁时入了党,当她抓住我的手,激动地告诉我说:“共产党为什么好,大道理我说不上来,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以前糌粑都吃不上,现在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日子越来越好,这是只有共产党才能做到的。”

(次旦老人和田金文告别)

西北长大的我对边疆有着特殊的感情,作为“90”后,我在高原各地采访时强烈感受到了国家发展、国力强盛,对国家和民族充满了自豪,也乐于分享每一点进步和感动,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打卡”,用脚步丈量青藏高原。有人说:“当年轻一代把视线从风花雪月转向‘星辰大海’,也就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完成着自身的蜕变与成长。”我深表赞同。

(西藏的湖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

高海拔,看见“最真实的西藏”

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在米以上,其中海拔米以上的地区占了全区总面积的85%以上。这里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平均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空气密度的60%至70%,高原空气含氧量比海平面少35%至40%。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拔米以上的西藏,才是“最真实的西藏”。

“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夏天穿棉袄。”这句民间俗语是西藏那曲恶劣环境的生动写照。在这个平均海拔米以上的地区,含氧量仅为内地平原的一半,年平均气温仅为零下2摄氏度。在这片位于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相当于三个浙江省的广袤地区,竟然一树难活。

(古格王朝)

(羌塘草原上的藏羚羊)

那曲市双湖县,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县。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不出一棵树,被人们视为生命禁区。

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让牧民群众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也是那一年开始,我和双湖结下不解之缘,多次前往双湖进行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报道,为那里的自然风光所陶醉,为那里平凡的人们所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而感慨。

“最远的地方,牧歌最美。”在西藏双湖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环境越是恶劣,民风社情越是真实,记者采撷的素材也越加珍贵。

田金文在阿里地区的蔬菜大棚西藏昌都的红山脉

我记得年第一次到双湖时,在零下20摄氏度的宾馆里,没有暖气,盖3床被子睡觉;上厕所也要从2楼走到户外在旱厕解决;冬季县城多米的街道上甚至连间饭馆也没有……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深受震撼。

在双湖的采访中,我跟着牧民一起放牧,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跟着妇女一起拿着蛇皮袋子去凿冰融水;也在牧民放牧点的临时住房内,吃着生肉唠家常……

在双湖采访时,我广泛采访了干部群众,从群众最关心的民生着手,如何饮水?如何用电?如何保暖?通过拉家常打开心扉,获取最真实的声音。但怎样从小切口出发,反映出当地干部的奉献、坚守,当地群众对家乡的热切期待,如何通过稿件把一件件小故事背后的大背景们描绘出来,让新闻的意义更突出,是我思考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最难抵达的极高海拔地区,也应该是我们“最不该遗忘的地方”。而平均海拔超过米的双湖,这样的“高冷之地”,不但有最美的风景,也有最动人心弦的故事,这对我来说,才是真实的西藏。

(田金文在农牧民家里调研)(西藏阿里革吉县的盐湖)(西藏然乌湖)

奋斗着,点亮心中“诗和远方”

今年5月4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小组的13名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是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我作为在现场进行实地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每次回忆起这个激动人心、来之不易的时刻,仿佛仍在昨天。在海拔米的珠峰大本营度过的20多个日日夜夜,也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诸多第一次:第一次在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工作生活近一个月;第一次住帐篷、睡袋;第一次连续多天不洗脸、洗澡……

田金文在珠峰大本营采访中科院院士朱彤

曾有登山家说:“越向上,人们就会发现,他们不得不以自己越来越小的力量,去对付越来越大的困难。”我觉得在西藏当记者也是如此。

在珠峰大本营,洗脸是免了的,一是缺水,二是皮肤无法忍受刺骨大风的亲密接触,三是怕感冒。而且大本营也没有固定的房屋,只有帐篷可以入住,最让人痛苦的是上厕所,不但是较远的“旱厕”,还“风吹屁屁凉”。

就是在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的珠峰地区,记者看到了、感受到了我国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贡献智慧和心血。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贡献智慧和心血。

(西藏土林奇观)(西藏林芝的原始森林)(南迦巴瓦峰)

而在这次受到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6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