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旧文新发大荒大美可可西里之无人区里有

发布时间:2023/5/16 13:49:20   

这篇,电脑里记录是—给《南方航空》杂志,已经想不起来发出来没有?挣没挣到稿费了。好多年,已经没有收集刊物的习惯了。存在此吧。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那次旅行的一段行车视频,就是那次行程让我信任国产江铃陆风X9。可惜现在x9没法开了,只能X8了。)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大荒大美可可西里之“无人区”里有人家

·文/图税晓洁

我曾在不同季节两次进入可可西里,为的是探访长江北源楚玛尔河。一次在夏季,一次是冬季。

夏天那次,走的是保护区巡山的常规路线。离开青藏公路奔向西方的荒原,心中还是有点小激动,终于可以进入这真正的可可西里了。记得那天阴沉沉的,不时漂下雪花。刚走了几公里,大名鼎鼎的可可西里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巡山的路,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顺畅,在过一条很小的河的时候,打头的陆风车竟意外地陷住了。

常识在这里似乎失去了作用,老车辙看起来又深又滑,而路旁边平坦干燥,看起来应该能过,结果这稍一大意,车头一拐想找新路,呼哧一下就陷了进去。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这一段,还是走老路,稳妥一些。”和我同车的索南达杰保护站长赵新录说:“你别看烂泥浆浆的,底下都压实了的,找新路的话,情况谁也说不清楚”。没有什么可说的,猎豹车去拖,大家下车各就各位,该干嘛干嘛。好在这时我们已经在青藏高原奔行了两个多月,拖车早已是家常便饭。不超过十分钟,就弄了出来。

继续前进的路,我们走得快速而小心,一切都很顺利,很快就到了海丁诺尔湖边的一个帐篷保护站。为了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除了公路边的几个保护站和例行的巡山,可可西里管理局还特意设有这流动性质的帐篷保护站。一台老吉普车、一顶我们漂流当曲时用过的那种几十块钱一顶的白布帐篷、帐篷里面挖了一个土台子当床、一个汽油喷灯、一个藏式的火炉,这几乎就是全部。两名管理人员就这样一坚守就是几个月,不由让人敬意顿生。

天一直阴沉沉的,四周雾蒙蒙的,目力所及的主色调是很压抑的焦褐。青藏公路仿佛真的成了一个地理分界线。西边的这片荒原,远比公路移动更荒凉。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草场,与长江南源当曲和正源各拉丹东丹东地区沿河总是水草丰美截然不同的是,这里的河边基本都是惨白的砂石荒滩,寸草不生。正是内地酷暑难耐的时节,这片整个长江最寒冷的流域的此时此刻却是雪花飘飞,间或来一场冰雹,砸得车窗哗哗乱响。

前行的陆风在这无边的荒原中看起来像一只黄色的虫子,似乎随时都会被灰蒙蒙的天地淹没。间或,天地开合一下,地平线之上流出一条西线,这时候常识回到脑海,可以看出云压得很低,头顶的云像一个巨大的锅盖。这时候,最亮的景色是北方的昆仑山,座座雪峰像是用巨笔在宣纸上随意擦出的得道道画痕。大自然是一个魔术师,走着走着,我们前方出现一道蓝蓝的线,越变越大,阳光透了出来,一切顿时显得生机盎然。

这天下午的行程单调而荒凉,除了云彩涌动还有几分生气,就是翻一座又有一座大同小异的小山。翻过一座,觉得应该出现点什么,然而,前面还是无边的荒原和小山,显得没完没了,感觉千篇一律无边无际。与想象中不同的是,这一天,我们看到野生动物并不多。长角的藏羚羊、白屁股的藏原羚、奔跑的藏野驴,这天都看见了。但也都是三三两两,并不成群,和公路以东差不多,藏羚羊甚至还没有公路边看到的种群大。

过了库塞湖,再翻过一个分水岭,就到著名的藏羚羊产羔地卓乃湖。从北岸高地看卓乃湖,很漂亮,不时有不知名的鸟儿掠过眼前,脚下有一丛丛生长茂盛的红景天,远处雪山掩映湖面下,看起来就像一幅版画。与前一天的荒凉景象不同,这面大湖是另一个可可西里,一切显得生机盎然。

真是一个很大的湖,绕着湖走了有二、三个小时,我们才走到了湖的西北角。沿着汇入湖里一条河逆流而上,翻过分水岭,另一边就是楚玛尔河流域了。

在可可西里,湖泊大部分是咸水湖和半咸水湖,矿化度较高。即使楚玛尔河穿过的江源地区第一大湖多尔改错,湖水流入长江,属外流湖,却也是一个咸水湖。就是青藏公路上的楚玛尔河大桥处的河水,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取样分析,结果矿化度竟然也达2.96克/升。

这主要是由于可可西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由于位置偏北,高山阻隔,孟加拉湾暖湿气流难以深入,降水量少,据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仅约-毫米,而蒸发量在毫米左右,以致地面多干涸河谷,植被稀少。沙砾广布,湖泊萎缩,风积地形发育……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赵新录站长和战友在这卓乃湖边守护藏羚羊产羔已经好几年了。每到五六月份的产羔季节,他们就要在这里搭起帐篷住上好几个月。

“那场面,壮观极了。成千上万只啊,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房了吧?”虽然在可可西里呆了十多年,赵站长对藏羚羊仍是感到不可思议:你说它们为什么非要不远千里来到这湖边,非要在这里产羔?还有,来的都是待产的母羊,公羊为什么不来?

后来我看卫星图,我们在卓乃湖边的这个营地,位置是n,e。正在湖嘴上的矮坡上,还实在是拍不了多少湖面的。但那场面已经使人终生难忘。

从卓乃湖往西,我们前往楚玛尔河的这条路,是藏羚羊迁徙的重要通道。动物从此继续向南,可进入乌兰乌拉湖、各拉丹东、藏北羌塘;向东,沿楚玛尔河而下,可以进入天路以东的区域。

楚玛尔河在野葱滩中间拦住我们的去路。看看时间,是下午四点多,测了一下经纬度:3518n,e。合乎我们想象的是,这里的河水,比在青藏公路大桥那里看见的更红。有点出乎我们想象的是,红红的楚玛尔河这时并非散乱的网状,而是在这块宽缓的平原上冲出了像样的河床。从位置上看,这里位于多尔改错以上几十公里处。资料上说,从楚玛尔河两源汇合处到多尔改错,距离是96公里,也就是说,我们距离楚玛尔河的源头也只有几十公里了。

有点小激动的拍照,沿河继续上行,只见河水拐来拐去成很多“S”型,不断有支流汇入,车子前所未有地不断被陷住。铁铲挖、打千斤顶、垫石头、车子拖,一番折腾,弄得人不胜其烦。

终于,在无数次陷车、自救之后,我们在n,e的位置,彻底被困住了。猎豹车的离合器彻底坏了。

次日,我们爬向营地右侧的一座高山,目测起来,一天能打个来回。徒步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亲近大地,越走,不由得越尊敬可可西里的植物。颜色都很深沉,一种叶子很大的,竟然深成了黑色。还有一种,大约是灌木,被风沙和烈日洗刷得露出极发达的根系,竟然大都是拇指粗细,而露出地面的部分,看起来不过是一些草。这些,大约都是地球上最顽强的植物了。

过河、爬坡、走的很累。大约两个小时后,眼前出现了一面小湖。湖边的石头,很多都是竟然都是玉。绕湖而过,发现一排奇怪的脚印,整整齐齐,原来是野驴踩出来的路。这些家伙们纪律性很强的。

山的根部是很大的沙丘。我们的人马分成了两组,从两边分别上山。

在山腰回头看,只见两遍山体的褶皱挤压痕迹清晰可见。山下的河谷湖泊星罗棋布,水网密布,甚至让人想起江南水乡。

资料显示,这一带,年降水量仅150毫米,是长江流域降水量最少的地区。眼前的景色,怎么也和资料对不上号。在山的根部,我们发现了很多的泉眼。就是枯红的山体和山丘间,众多的泉眼汩汩而出,奔向谷底,奔向长江。这些泉眼,可能才是楚马尔河最重要的水源。

快到山顶的时候,眼前的石头让我惊奇不已。先是一堆堆像巨大书本的页岩,一层层堆积。走到山顶,俨然外星世界,有几处,就像是大炼钢铁留下的遗址。山顶比我想想得腰平坦很多,向北方远望,一条条的石带形成浑圆曲线,整整齐齐。背后就是海拔米的新青峰,清清楚楚,似乎触手可及。这座山峰,也叫布喀达坂峰或莫诺马哈峰,是青海省第一高峰。在布喀达坂峰脚下,靠西南的位置就是太阳湖,和我们的位置划一条直线的话,中间就是可可西里湖。

我在山顶坐了很久,正对着布喀达坂峰的方向,是一面小湖。远处西北方向的山顶和山腰,还有一连串珍珠项链般的小湖。在整个楚玛尔河流域,据统计有个湖泊。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后来,我们一台好车拖坏车,竟然从距青藏公路多公里的可可西里深处荒原奇迹般地脱险。

夏季得遗憾使我们耿耿于怀。到了冬天,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春节,我们离开青藏公路,依旧是两台越野车,再次进入可可西里腹地。

夏天的时候,我们没有能够到可可西里深处的大湖错达日玛和多尔改错。从卫星图片上看,错达日玛形状酷似一个火山口。有学者认为是一个陨坑湖,深度达米以上。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这应该就是华夏大地第一深湖。在全世界,也应该位居湖深前十名。

错达日玛东南,一山之隔,还有一个面积更大的湖——多尔改错,也称叶鲁苏湖,湖面海拔米,面积达平方公里,是长江源区最大湖泊。

大湖多尔改错,实际上也是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干流之一段。在湖的西端,楚玛尔河源之水蜿蜒汇入,流成这个南北宽5公里,东西长30公里大湖。之后,又从湖东口缓缓流出,恢复河流形态。

这种河湖一体,在高原河流上并非个案,近有黄河上的扎陵湖、鄂陵湖,远处如雅鲁藏布江上的马泉湖。

2月23日一大早,我们从楚玛尔河大桥边离开青藏公路,踏上可可西里冰河之旅。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夏季恼人的水流,成为最好的道路。长江北源楚玛尔河,这时就是我们的高速公路。问题是是太过光滑,汽车不时跳起芭蕾。稍微操作过猛,就来一个度的大转弯,虽然有点让人头晕,但这全景看得人也颇觉有趣。

前行不久,就见绵绵起伏的红色沙丘和狂风扬起的沙尘使人辨不清方向,有一种误进沙漠的感觉。天气很糟,漫天的大雪和狂风扬起的沙尘使人难辨方向,走着走着,冰河分为数股,难辨主流,只能沿着大致方向前进。

走到下午,尽管我们知道多尔改错湖就在附近,但直至天黑,还是在沙漠中艰难爬行。走着走着,我们觉得迷了路,便在一个背风的山丘旁就地宿营。

次日一大早,判定方向继续前进,在沙山间乱窜,几度陷车,根据GPS定位,多尔改错湖就在沙山的另一侧,但我们不时被几十米高的沙山挡住去路。

下午,终于进入多尔改错湖冰面,只见整个湖水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大冰块,没有一点流体的水。我们停车爬到湖畔的一座沙山,转来转去,也只能看到湖的一角。老天开眼,给了我们一小时阳光,随着云团流转,巨大的冰湖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强烈。

在冰湖上继续飞车跳着芭蕾前进,太阳又躲到了厚厚的云层背后,周遭的一切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灰蒙蒙的雾,判断方向甚至也成为不大不小的问题。走着走着,前方出现巨大的冰墙,有一米多高,数公里长。考察队长杨勇说,这是因为湖水深度不一以及水流原因造成结冰期不同挤压而成的奇观。

这一次,最令我感到神奇的是,我们在湖边一个背风的山沟里,竟然看到了两顶帐篷和成群的牛羊。这是一个极为隐蔽的山拗,背风朝阳,白色的帐篷白色的羊群还有白色的湖面浑然一体,不到跟前,美国卫星都难以发现。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绕过一堆牛粪,我仔细打量:两顶用最普通的白布、几根木棍、几条绳索搭起来的帐篷,几乎就是全部。唯一的一点“现代”气息,就是帐篷外两块不大的太阳能版,据说能提供两个小时的照明。

场景简陋到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就凭这,竟能抵御可可西里的寒风?竟能在这地球上最高寒的陆地生存?白布帐篷里却是真的一点也不冷,帐篷里弥漫着淡淡的牛粪火味和浓浓的酥油香。一个铁皮做的牛粪火炉烧得正旺,炉火上的铝皮锅里热气腾腾,一派温暖的家庭气氛。

在这四季如冬的地方,严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

一切都在自然而然的进行,进了帐篷,几乎没有什么客套,我们先喝起了香喷喷的酥油茶。

这是一个七口之家。主人叫扎嘎,56岁。他和夫人吉有5个孩子,最大的23岁,最小的8岁。一家人在这里养了多只牦牛,只羊。

问他们何时来到这荒凉的“无人区”?

扎嘎说,他从生下来就住在这里。爸爸的爸爸那会儿就在这里。

为什么要住在这里?

这里水草好啊,就是冬天,也能放牧。夏天,那就更好了。

扎嘎的老婆裹着厚重的羊皮袍子,满脸的褶子,就像可可西里地貌的缩写。50岁的年纪,看上去却有70岁的样子,高原严酷的环境,加上频繁生育,使她过早衰老。

扎嘎的女儿是个哑巴,除了偶尔露出藏在头巾后面的纯真微笑,就是不停的干活。她喜欢照相,只要端起相机她都很配合,主动摆好姿势,即使在无人区的高原,严酷的环境也剥夺不了人类爱美的原始天性。给她照相你会产生一种感动,总想为她做点什么,但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

对于我们这些突然出现的远道来客,扎嘎一家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和好奇,更多的是从容和淡定,我们想,这大约是长期在缺乏同人群交往联系的环境中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交际能力吧。

这一天,他们显然更关心新出生的小羊羔。他们对待这个小生命,就像对待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牛羊对于他们,不仅仅是食物和财富。更是他们的光荣和梦想。

对于他们,一切都似乎都显得淡然而平常,该吃吃,该喝喝。只是在我们离开时,扎嘎怕我们迷路,坚持让17岁的老三才仁欧珠带路,这孩子送着送着,一直把我们送到了山顶,才算放心,让我们大为感慨。

感动于可可西里的荒凉与神秘,也感慨于人的伟力。他们一家,其实也是在代表着人类,是在对地球上最高寒的陆地,对人类所能生存的极限条件,进行着顽强的挑战。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1、怎么参与这样的旅行?

在一定的组织下,方可进入可可西里。有关部门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凡进入保护区参观、旅游、拍摄影视、从事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履行入区审批手续,接受管理局的管理和监督,在指定范围内活动,并交纳资源保护管理费。外国人确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须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除此以外,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2、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阅读和研究有关这一地区的各种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御寒衣物和充足的食品。

(那次旅行的一段行车视频,就是那次行程让我信任国产江铃陆风X9。可惜现在x9没法开了,只能X8了。)

3、在这个地区生存衣食住行最需要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现在户外用品极大丰富,按经济条件选购就是。但极度的寒冷和缺氧,不仅需要物质准备,更要有心理预期。当然,也没有必要草木皆兵。食物一定要准备充足,建议按照预计正常行程的两倍以上或者更多准备,以防万一。汽油也是一样,这样的海拔,汽油的燃烧量,是常识的一倍以上。记得带点苹果之类补充维生素。最好在高原有个适应期,再进源头,从内地直奔,不是明智选择。无暇适应,那就带点氧气的好。这样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勇于放弃。这次进不去,还有下次嘛!送命了,什么都没了。别听那些鸟蛋英雄主义的鼓吹。

4、你在旅行中犯过最大的错误是什么?面临最大的危险是什么?

在可可西里旅行,目前只能依靠汽车。良好的车况是最重要的。我们最大的危险就是车子出问题了。

5、给要想去该地的旅行者一个最实用也最重要的建议。

良好的心理准备可能比物质准备更重要。实在是大荒凉。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附:朋友总结的经验

高原冰雪行车、陷车自救宝典(小贴士)

作者:徐晓光

当我们在高原经历了无数次的陷车,拽车,我们一起分享陷车和自救的苦乐。

警惕暗冰和松软的路面

在高原行车,即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要警惕在弯道的背阴处,也会有着暗冰;

在驾驶中,对每一个背阴的弯道都不可掉以轻心,对不明的冰雪路况和弯道陡坡,一定要下车观察,确认路面的倾斜度和承受能力;

夏季漫过公路的溪流,在冬季就成为了漫坡冰,漫坡冰的特点是呈向公路的另一侧倾斜;

遇到超过一定角度暗冰,特别是那些光洁如玉,且表面仍有水流过的冰面,不能贸然通过,尤其不要以为挂上四驱就可以万无一失;

对策

刨冰;用镐、锹等工具破坏冰面的角度,撒上细土或者细砂,或者是粗糙的树枝;

用低速档匀速前进,忌大角度打方向,忌急刹车;

如在行进途中发生停车,不可突然起步,要下车观察,并根据路况继续铺洒固状物,加大车轮附着力;

小油门起步,当感觉车尾摆动过大有侧滑的预兆时,要果断停车

高原上有许多风化的岩石铺就的路面,尤其在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一线傍山的乡村小路,雨后和化雪后的季节,路面松软,通过时要仔细观察后在通过,速度要慢,小油门,忌换档,忌急刹车,最好有人引导通过。

弯道和下坡

1当你以恒定的速度行驶在干燥的路面时,动力会集中在前轮上,在转弯时,车的力矩有一个从前轮传导到后轮的过程,在弯道急刹车的时候容易发生侧滑,失去控制;

2在接近弯道时,应该有充分的时间减速,在接近弯道时,应尽量使车与弯道外侧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这样可以使车转弯不至太急。在弯道的前半段转弯角度要切大些,这样在过弯时就可以逐渐回正方向出弯。就是大角度进,小角度出。提前减速,匀速通过,是最明智的选择;

3在冰雪地下坡,要低速匀速行驶,保证轮胎的最大抓地性能,忌猛踩刹车或者踩着刹车前进,那样轮胎失去了抓地力,会失去控制;

4每遇弯道,时刻保持预见性会车和停车的意识,不论在熙熙攘攘的公路还是在人迹罕至的高原,万不可在弯道,窄下坡,倾斜度较大的偏坡停车;

4下坡时一定要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控制车速,尽量避免急踩刹车和急打方向,千万不能脱档滑行。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冰雪路行驶

1选择路是关键尤其是在没有路和车辙参考的地段。在雪地中,如何驾驶要取决于雪有多厚、是否紧密及雪下的路面情况。如果在10公分左右深的疏松雪层的表面下,是坚硬的路面或密度高的雪,可以较顺利的驾车通过,坚实的表面可以获得较好的附着力。虽然有的地方疏松的雪层下也有一层硬壳,但却没有足够的硬度以支撑车的重量,遇到类似的地段要小心。下面往往是大小深浅不一的沟壑;

2在清晨和夜间是雪地行驶的最佳时间,低温度使路面变得坚硬,能承受车辆的雪壳在白天的温度下可能会融化;

3在雪非常深且有密度时,相对较轻的车辆在给轮胎放气后可以在表面通过。在泥泞中驾驶也与此相似。在轮胎放掉些气后,千万不要使用防滑链,气压不足时轮胎难以承受。在泥水状雪地上,可以使用的手段如降低胎压、装防滑链或使用绞盘等;

4雪天或光滑的路面行车时,要保持车辆的速度均匀,加减油门和加减档位,动作要柔和平稳;

5在地形不熟悉的雪地上行驶,较慢的速度有利于当前轮发生下陷的时候,使你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机会采取措施;

6忌猛打方向盘,即使在宽阔地段也是如此,有时一个角度的偏差,可能会造成车辆的失控。笔者曾经在通天河的冰原上由于大意,就发生过转向过度的侧滑,后轮滑向弯道外侧,造成汽车连续旋转度,这种“冰上芭蕾”使后轮失去抓地力,有极大的倾覆翻滚的危险;

7且行驶中刹车时禁踩离合,最忌讳脱档行驶;

8如果速度较高或需要尽快刹车时,可以直接选择跃级减档并刹车,但刹车时不要一下踩死,如果感觉车轮抱死,立即松开刹车踏板再踩,力度依旧是逐渐增加。

9遇到紧急情况下的间断制动法——踩下刹车踏板,达到踏板行程1/2至3/4,再松回1/4行程,利用这种迅速踏下和松起制动踏板多次的方法,使车辆减速停车。有着ABS的做功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刹”既不让车轮抱死,又达到迅速降低车速的目的;

10在冬季的高原,汽车的雨刮器通常会被冻住而失去作用,强行启用会造成电机的烧毁,这时驾驶员要不断的下车擦去冰雪,确保行车安全。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侧滑

雪地驾驶,经常会遇到侧滑,出现侧滑的原因很多

1在弯道中方向盘打得太急会发生侧滑。特别是在车驶向下坡弯道时,因为后轮的负荷相对变小了;2常见的错误:你可能会将方向盘更多地转向弯道,强行使车转弯,这会使车进入大角度度的旋转甚至翻滚,所以,如果车开始后轮侧滑,千万不要向弯道内侧更多地转动方向盘;3猛踩刹车。这会使后轮的负荷向前移而使附着力更小,会让侧滑更加严重和剧烈,在发生后轮侧滑的时候,千万不要碰刹车;4向后轮侧滑方向转向过多,那会使使车头猛甩向弯道外侧,同时后轮又向弯道内侧侧滑,发生反向侧滑。在你向反方向转向过多时,车又会甩回来,可能最终在使去控制时发生旋转。当感觉到车发生侧滑时就应迅速小幅度的纠正方向。

改正

1当遇到车辆侧滑时,应顺着侧滑方向轻打方向盘,可有效避免甩尾或原地掉头。待车身回正后,再轻踩刹车减速直到完全控制住车辆。跑偏时应轻踩油门将车带出;

2发生侧滑,要保持冷静,若是因制动引起的应立即停止制动,车辆向左侧滑就向左打方向盘,反之亦然,但动作不能过大,否则又会向相反方向侧滑。

3不能使用手刹制动,因为大部分车辆的手刹都是制动后轮的,加大发生侧滑的可能;

4行车时,遇到小角度的转弯或路面结冰的情况,急刹车会使车发生侧滑。一般的做法是:立即向后轮侧滑的方向打动方向盘。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弱由于后轮侧滑,重新控制车的前进方向,不能踩刹车,甚至还要加一点油,使后轮获得更大的抓地力,将打滑的情况纠正过来。打方向盘的速度和幅度也要适度,避免回轮不及时造成新的侧滑;

5前轮驱动的车辆,有动力驱动的前轮会较容易的将车拉出侧滑状态,你可以在朝侧滑方向转向的同时大胆地踩油门加速,即使后轮已侧滑摆动90度也同样可以使车回正。6四轮驱动同样有助于使车从转向过度的侧滑中解出。可以加速用有动力驱动的前轮将车拉出侧滑状态。

防止:

1降档使后轮转动受阻而发生剧烈的转向过度侧滑。无论是四驱还是两驱,都应该在降档之前轻点刹车减速。

2最好的方法不是在侧滑后纠正的方法如何有效,而是尽可能的避免侧滑的发生,如上诉述:在弯道情况不明的时候提前减速通过不失为明智之举。

涉过湍急的河流

河床下,一般多为沙地和鹅卵石,柔软的沙地易陷车,鹅卵石易卡住车轮顶住车底架。

1、在涉过河流前,一定要寻找最佳的地段,较浅和狭窄的河段;

2、缓慢的驶下河坡,当后轮接触到河床,开始匀速加油,忌随意回油门;

3、前轮在行进中要小角度的不断调整,防止被卡在石头的缝隙中

4、要时刻感觉四个轮子在河床的受力状况。当感觉到有下陷和卡住的时候,切忌猛加油门,因为突然的加油,可能会使轮胎在加速过程中,加深下陷;

5、试探着倒车,倒车成功后,重新调正角度前进;

6、如果驾驶的手段未能奏效,发生陷车,请参照拖拽与自救

冰河行车

选择坚硬的冰面,是安全的前提,这取决驾驶员要对自己所处冰河的环境了解多少。

1、在冰河上行驶陷车是正常的;

2、在冰河上行驶,你的每一根弦都要随时绷紧,因为你对车轮下的冰层是无法完全了解的;

3始终保持对预设的情况有准备的状态,任何时候都能经受住陷车的考验。事先考虑到了预防方法和发生的可能性,做好了心理和行动准备;

4,当车陷到河床时,要立即减速,刹车动作切忌过猛,更不要惊慌失措,迅速判断,是否停车或者继续前进;

5试着倒车,倒车成功后,调整角度前进;

6如果感到车的动力依然澎湃,车轮抓地无阻碍,可继续稳住油门向对岸目标前进;

7如果冰层塌陷,车身搁浅,车轮无负着力,不要关掉发动机,停止无用和徒劳的挣扎,这样只会使车辆越陷越深;

8如果驾驶的手段未能奏效,车陷冰河,请参照拖拽与自救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拖拽与自救

1在有救援车的前提下,拖拽是简单和省时的办法;

2拖拽陷在雪地和冰河中的车辆,要观察车辆下陷的深度和角度,寻找最佳的拖拽角度;

3对有倾覆可能的车辆,如果条件许可,首先要对有可能倾覆的一侧予以加固或者支撑;

4在高原穿越,车辆配备的拖拽绳索应该长短各一根,对冰河的陷车拖拽一般要使用较长的拖拽绳索(30米以上);

5救援车在拖拽时,要和陷车驾驶员保持一致的动作,保证车辆拖拽力度的一致和协调;

6救援车起步要柔和,尽量不要使用半脚离合器,在拖拽不顺利的情况下,不要连续反复的拖拽,防止烧坏救援车的离合器;

7在正常拖拽无法成功的情况下,要对被陷车辆进行千斤顶抬高和对轮胎下端进行固体材料填充(如沙石)等辅助救助。

(那次旅行的一段行车视频,就是那次行程让我信任国产江铃陆风X9。可惜现在x9没法开了,只能X8了。)

工具

千斤顶:

一般要携带大型立式升举(举升高度一般在60公分以上为宜)和手动油压千斤顶各一个。视情况配合使用;

对陷入水下较深的轮胎要在下方垫放木板,垂直有力于大梁底部和轮胎外轴顶端;

抬升到一定位置后,要及时填充辅料,沙石等,如未能在此位置驶出,在填充后的位置在继续抬升加高直至驶出为止;

沙土石块

沙土石块是随处可见的最顺手的辅助材料。

木板

在高原许多地方,如可可西里的荒漠区,那里没有如何石块,一旦陷车,小型木板是千斤顶不可缺的固定物;

一块长约2米的木板是高原藏族司机随车携带的必备装备,对于一般的单边陷车,只要把木板放在轮下,就可自救。

车辆寒冷状态下的准备与保养

1出发前换装专用雪地大花纹轮胎加换防冻液如是柴油车要寻找相对应的付号冬季柴油

2在寒冷地带,当温度达到零下20度左右的时候,离合器会被冻住,发动时要踩下离合器配合油门;

3夜间在野外宿营,要对汽车的发动机加以保护,可用大衣或者棉被对发动机加以保温,以防温度过低,发生冻裂和启动的困难;

4对车的行驶状态下的不间断检查,重点是轮胎和螺丝,气压和平衡。

5不间断地敲掉附着在挡雨板和轮胎上的冰雪,它的附着力会增加你车的能耗。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2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