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积尘32年后重启

发布时间:2022/10/18 15:14:58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新冠肺炎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迫使人们严肃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野生动物保护的立法工作也被推到前台。继2月中旬全国人大法工委将《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保法》”)列入全国人大年立法工作计划,2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之后,《野保法》的重要配套文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也终于在6月由国家林草局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有望迎来更新。

这将是该名录在年颁布以来的首次显著调整。时隔32年,相关部门对它仅做过两次微调,都只提升了动物的保护级别:国家林草局年将麝科麝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今年年6月——在此次征求意见稿发布前不久——将穿山甲属所有种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一级。久不更新的名录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平晓鸽、曾岩在一篇论文中如此陈述列入《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对一个物种保护的意义:“是否列入《名录》将直接影响物种的研究投入、保护政策、管理实践、执法司法和公众教育,包括物种保护项目的设置与投入、自然保护区建立或升级、国家公园规划、重要栖息地划定、打击盗猎和非法贸易、相关案件的认定和和判罚,以及公众环境意识和科学普及宣传等。”

但是,这份名录的更新却长期滞后,这带来了种种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张恩迪、马进在年“两会”期间提交的全国政协提案,比较了中国长期未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每年更新一次的、全面反映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他们指出,前两者未包括IUCN红色名录中涉及中国的个受威胁物种(包含极危、濒危、易危三个等级),却包含了个IUCN认定的“无危”种。过时的《名录》严重影响了对濒危物种的有效保护,需要尽快更新。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环保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在同年5月发表的文章中也提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滞后意味着“一方面,大量濒危物种没有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一些并不濒危的物种可能挤占了有限的保护资源”,因而需要对中国的物种进行全面梳理和评级,尽快调整保护级别。

专家们在这30年间也曾多次讨论名录修改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张正旺6月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提到,年中国林科院的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过新版国家保护动物的建议名单,但最后“不了了之”;年前后,当时的国家林业局也曾向中国动物学会征求意见并组织过专家讨论。他指出,由于陆生野生动物归国家林草局管理,水生野生动物归原农业部管理,需两个部门都提出名单上报后才能一同发布。但实际操作中,因两个部门的步调不一致,或对部分物种如两栖动物较难达成共识,加之缺乏调整机制,造成名录历经32年才作出首次显著调整。

在年之前,《野生动物保护法》并未规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调整周期。但从年元旦起,修订版规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须每5年调整一次。

列入、升级与降级

与年的版本相比,6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新增了种野生动物,其中,包括黄胸鹀、鲥在内的45种新增野生动物直接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广为人知的长江江豚、秃鹫、黄唇鱼等55种野生动物则从二级上升为一级。同时,藏羚、藏野驴、熊猴、北山羊、蟒蛇(野外种群)则被降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它们的名字能否进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在名录上是什么级别,可能都决定了整个种群的命运。

原本数量丰富,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黄胸鹀(俗称“禾花雀”),因为被认为有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在短短十几年内被大量捕杀,在IUCN红色名录上从“无危”跌入“极危”,说明缺少国家重点保护身份的物种命运的变化可以何其剧烈。

较低的保护级别,同样会让物种的保护状况恶化。比如直到今年6月才升为一级保护的穿山甲,虽然国家于年禁止野外猎捕,年全面停止商业性进口,但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此前一篇文章认为,二级的保护级别无论是行政处罚措施,还是刑事责任认定标准,均难以有效遏止乱捕、乱猎、滥食穿山甲等违法活动。仅年,国内6个海关就共查获走私穿山甲鳞片38.14吨,这意味着约有6万只穿山甲惨遭杀戮。“保护级别的提升意味着保护的投入和打击犯罪的力度都将相应提升,破坏穿山甲种群的犯罪成本将更高,立案标准更低,量刑将会更重”,文章写道。

但是,来自名录的保护或许只是动物种群得以维持与恢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以在征求意见稿中被降级的藏羚羊为例。藏羚羊在9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级保护动物,其国际交易被明确禁止;年中国加入该公约后,中国的出口被禁止;年,藏羚羊又被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禁非法猎捕、贸易。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它却因境外藏羚羊绒及其制品贸易的兴起而被大肆盗猎,不到10年的时间,青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下降超过了50%。年,美国将藏羚羊列为濒危物种,禁止在美国境内进行藏羚羊及其制品的交易、携带及运输,并鼓励向保护藏羚羊相关项目进行财政及人力援助。在国内外政府、环保组织、志愿者团队的努力下,藏羚羊目前的种群恢复情况颇为可观。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立告诉中外对话:当年藏羚羊被大量捕杀,种群数量下降到7万余只,但现在已经恢复到了20万以上。“就是因为国内外都实现了严格的禁贸,才让藏羚羊种群在过去20年中得以休养生息”,他说,“这说明某些物种一旦受到全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4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