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种类 >> 6亿人次出游,全世界羡慕,2020黄金周
这个国庆假期,中国人可着实让全世界给羡慕坏了。
根据文化旅游部和“携程”的数据显示,8天长假的国内游客将达到5.5亿至6亿人次,春节以来积压的旅游热情总算是得到了尽情的释放。
不过你绝对想不到的是,在这乌泱泱的游客中,热度最高的旅游景点居然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根据马蜂窝的统计数据,咱们年轻游客对大熊猫的热情,更是直接把成都推上了黄金周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一的宝座。
啥?!作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中国人嗑熊猫都已经嗑得这么入迷了吗?
刚巧,今天(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阿信就来聊一聊我们自家的可爱动物们吧!
1、什么是“熊猫痴迷症”
美剧《国务卿女士》里有这么一段有点狗血的剧情,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人类会嗑大熊猫上瘾:
《国务卿女士》剧照说是,中美之间出现了一点点不愉快,我们决定把我们的熊猫宝宝接回家来。
《国务卿女士》剧照然而……一旦大熊猫被中国收回,全美国的孩子都会哭,到时候,这数百万家长选民的票就会流失。于是国务卿女士研究了一下,决定:强占!
《国务卿女士》剧照是的,外交可以断,但是熊猫是绝对不能还哒!
还别说,现实中还就真有这样的例子。
年,在英国著名的“苏格兰独立公投”中,展开了一场熊猫争夺战,由于这对熊猫是中国送赠英国政府的礼物,一旦苏格兰独立,那么这对熊猫就很可能要移居英国。
根据香港《文汇报》的报道,当时很多苏格兰人嚷嚷着“你可以夺去我们的自由,但不能夺去我们的熊猫”,好在最后,苏格兰也没独立成。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对熊猫这么痴迷呢?
这就要说到POD(pandaobsessiondisorder)——熊猫痴迷症了。
言简意赅地说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的重要性能比得过大熊猫的一颦一笑,只要是对熊猫好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我有病,而且是只有刷刷熊猫视频、多看几眼熊猫动态才能彻底好的那种。”
还别说,真有英国的动物学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BBC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热爱大熊猫》:
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最后我们可以发现,不只是大熊猫,基本所有让人忍不住有“吸”的欲望的毛茸茸的萌宝,都有这几个特征:
与身体相比,头比较大。
相比之下,四肢比较短小。
与头相比,眼睛非常大。
走路笨笨哒。
给人呆头呆脑的感觉。
2、动物必须可爱?人类的“动物沙文主义”
国宝给人的感觉,好像每天的任务就是吃和卖萌。
无形中,这也成为了很多人去动物园的一大动力,所谓“可爱动物千千万,动物园里占一半”:
“我为动物园立过功,我为游客卖过萌!
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我要见园长!”
其实,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大熊猫可不是猫,而是熊,它不光吃竹子,还吃肉。
野生的大熊猫,并不会在人类面前“放松地表演”,而是小心翼翼、不敢接近:
野生大熊猫“珍珍”在营地找吃的,被科研人员抓拍了个正着。乔治·夏勒摄
上面的这张照片,定格于年,那只露出一副令人怜爱表情的大熊猫,名叫“珍珍”。
当时,为了科研,动物学家会经常去野外追踪野生大熊猫。聪明的珍珍很快就发现了这些新来的人类并不会威胁自己,还时不时就造访研究团队的营地找寻食物。但是即便知道这里没有危险,珍珍依然表现得小心+害怕。
在野外,同样谨小慎微的,还有动物园中的“萌王”——小熊猫:
小熊猫。黄耀华摄所以,“可爱”,并不是动物们的天性,而是人类强加给它们的标签。但不幸的是,可不可爱,往往也成为了普通公众衡量野生动物值不值得花大力气保护的一个重要标尺,类似于一种“动物沙文主义”。
例如,大熊猫就因为惹人喜爱,早在年9月4日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受威胁等级从“濒危”下调为“易危”。
根据年中国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中国野生大熊猫数量达到只,相比十年前的第三次调查增加了近17%。
而除了大熊猫等少数能出圈明星物种之外,在中国生活的剩下的种动物,很多都不为人知,其中不少都在濒于灭绝的边缘挣扎。
勺嘴鹬。李东明摄勺嘴鹬,鸟如其名,嘴上长着一只勺,娇小可爱,目前全球仅剩不到个繁殖对。IUCN濒危等级是“极危(CR)”,已经高于大熊猫的濒危等级。
可是就在50年前,勺嘴鹬还有多个繁殖对。
在北疆卡拉麦里的雪野上,放归野外的普氏野马自由地繁衍。陈建伟摄
普氏野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生马种。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野外找不到任何一匹普氏野马的踪迹,宣称普氏野马灭绝。
为了作最后的挽救,年起,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陆续从欧美国家引回24匹普氏野马,但直到年,国内也只仅有匹普氏野马,其IUCN濒危等级仍然还在“濒危”等级徘徊。
黑脸琵鹭。胡毅田摄黑脸琵鹭曾经在中国东南沿海较为常见,在福建全年皆可见到,但现在数量已非常稀少,它已成为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
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
天行长臂猿。董磊摄
天行长臂猿是勤快的歌者,一般在清晨歌唱,雄猿发起,雌猿配合,形成独特的“二重唱”。
但中国现存的天行长臂猿只有只左右,仅分布于云南保山、腾冲和盈江的17个森林斑块中。
而比天行长臂猿更濒危的,是海南长臂猿,现在只有约27只,属于“极危”等级。
除了上面这些,今年最为大家熟知的野生动物悲剧,就是年1月被宣布灭绝的长江白鲟:
长江白鲟。危起伟摄而根据年9月最新发布的“LivingPlanetReport”报告,长江鲟自年以来数量锐减97%。
3、人类正在重塑地球生命
论荒野之美,中国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顶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南至热带、北抵寒温带,几乎集中了地球上所有类型的陆生生态系统,再加上一条总长达3.2万公里的海岸线。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之高,更是可以用“激动人心”来形容: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指数。但中国野生动物们的生存前途,却着实令人担忧。
年5月,经过7年的漫长调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终于发布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
然而报告的结论是令人沮丧的。报告指出,全球物种的灭绝速度正在前所未有地加快,至少比过去一千万年的平均值高出数千倍。
快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人类继续这样无节制地发展,未来几十年里又将会有万个物种灭绝。
年9月3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生物多样性峰会,会议回顾了联合国于年在日本名古屋正式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及20项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
其中大部分目标应在今年年底之前达成,但遗憾的是,没有一项目标得到充分落实。
相反,今年3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报告称,物种灭绝的速度比预期要快上百倍千倍。
当然,或许有人觉得野生生物多样性没有那么重要,人类的生存发展才是第一位的。
联合国《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截图Unsplash/tuan-anh-tran
但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向生物多样性峰会所发表的视频致辞中表示的那样,自然失衡的一个后果是导致出现致命疾病,如艾滋病、埃博拉,以及今年让我们毫无招架之力的新冠疫情。
所有已知疾病的60%和新传染病的75%是动物传染病,即病毒从动物传染给人类,这表明了我们星球的健康和我们自己的健康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
另外,野生动物快速退化的同时,也会为人类可利用的生物资源带来难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说:生物多样性丧失阻碍了全球战胜贫困与饥饿的努力;没有生物多样性,遑论食物多元化。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如今,全球近66%的作物产量仅产自9种作物物种;仅靠8种驯化的哺乳动物和禽类物种为人类提供了95%的畜产品。
而人类用于粮农生产的种哺乳动物中,有种已经因为经济压力灭绝(典型例子是出栏速度较慢的中国土猪),还有0种在消失边缘。
从长远来看,依赖于如此有限的物种资源会削弱大自然的保障效果,影响粮食安全的韧性。
生命的力量并非格外强大,白鲟、华南虎的悲剧提醒着我们,当野生动物面对来自人类的持续重压时,生态系统难免会崩溃。
生命的力量又是极具韧性的,像大熊猫、藏羚羊那样,当人们阻隔威胁,用心呵护,寻找共存之道时,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藏羚羊的回眸。奚志农摄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纯粹是一个环境问题,它涵盖经济、健康、社会正义、地缘政治等方方面面。
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开场白不是也说了: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注:本文图片,出自《生命的力量》,使用已获得授权。
包邮生命的力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百年李栓科奚志农著中信出版社图书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2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