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种类 >> 博物馆奇妙之旅丨走一起去这座了不起的动
什么地方苍蝇、蟑螂、屎壳郎被当作展品,还能看到一柜子不同的品种?!
原来有的猫头鹰不吃老鼠只吃虫子,因为个头儿比老鼠还小!
都说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它俩竟然是一家的?
真相就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快跟着记者一起去这座低调但充满“内涵”的博物馆看看吧!
国家动物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集科研、标本收藏与科普为一体的国家级学术机构,有着与其名称相匹配的“殿堂级”地位——亚洲最大的动物专业博物馆。从毫米大小的虱子到12米长的布氏鲸,博物馆馆藏动物标本超过万号,其中对外展出的就有余件。
国家动物博物馆内的哺乳动物标本。(图片由国家动物博物馆提供)
数百种五彩斑斓的蝴蝶争奇斗艳,形态万千的贝壳珊瑚琳琅满目;馆内展出的余种鸟类标本中,仅“乌鸦”就有十种;以中华穿山甲、长臂猿、藏羚羊为代表的多种珍稀哺乳动物,展示着我国丰富的哺乳动物种类……在这里,动物多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去动物园、自然保护区能看到活泼的动物,那么来到一座全是标本的动物博物馆,我们看什么?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博士给出答案:看细节。“在动物园很难近距离观察动物的细节,而很多有趣的知识往往就隐藏在细节中。”
站在一只海狮标本前,张劲硕就势介绍起来:“我们凑近了仔细看才能发现,海狮有一个小小的耳朵。很多人分不清海狮和海豹,有耳朵的是海狮,没有耳朵的是海豹。”
游客来到博物馆,最好奇的就是镇馆之宝。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呢?
国家动物博物馆馆藏的白鱀豚标本和江豚标本。(图片由国家动物博物馆提供)
走进濒危动物展厅,记者见到一个独立的展柜,里面摆放着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两件动物标本。小而黑色的是被誉为“长江的微笑”的长江江豚,另一件大而白色的则是已经几乎灭绝的“长江女神”白鱀豚。
张劲硕介绍,虽然白鱀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级,但我国科学家早已宣布其“功能性灭绝”。年,生活在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的白鱀豚“淇淇”逝世,这意味着它可能是人类能够见到的最后一头白鱀豚了。
他透露,目前,白鱀豚标本在国内其他博物馆很难见到,观众若想一睹白鱀豚的真容,“就来国家动物博物馆吧”。
此外,馆中还珍藏着朱鹮、华南虎、雪豹、云豹、金猫、林麝、白头叶猴等一大批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大多也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极危级、濒危级的物种。在这里,国宝大熊猫已经排不上号了。
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鸟类展厅。(图片由国家动物博物馆提供)
博物馆逛到这里就结束了吗?还早!不如找个晚上来“博物馆奇妙夜”体验一下在黑暗中打着手电筒听科普专家讲解、支起帐篷在动物标本旁睡觉的感觉。此外,博物馆每个月的科普讲堂、昆虫工作坊等各类科普活动也已经举办了百余期,受众达万余人次。
科学的精彩绝不受限于一座博物馆本身。近年来,博物馆借助中科院动物所拥有多个野外研究基地的优势,组织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跟随国内顶尖的动物学家、生态学家前往全国各地开展野外科考。有不少参加过活动的孩子,在步入大学时选择了生物学、环境科学等专业。
“我们希望观众走进国家动物博物馆,可以学到与动物有关的科学知识,感受动物带给我们的自然之美;走出博物馆,也能够不断去思考、去探究、去热爱这个美丽的国度以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张劲硕说。
据了解,国家动物博物馆目前限流开放,观众可通过“国家动物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