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天敌 >> 上万只黄羊偷渡到内蒙古,在蒙古好好的
本文所陈述的信息均有可信来源,具体引用已在文章末尾注明。文
史明君心。不可思议的“越境羊”现象再次呈现!。
年12月初,一些放牧的人士在中蒙边境观察到了大量从蒙古“穿越”过来的藏羚羊。
如果仅止步于此,或许情况还不算严峻,但问题在于这些藏羚羊的数量高达上万只。上万只藏羚羊预示着什么?
这比前几年的数量多了好几倍。这也不禁让人们感到疑惑,藏羚羊在蒙古生活得很好,为何又一次选择“穿越”到我国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藏羚羊一再选择离开蒙古的“栖息地”,来到我国内蒙古呢?
年12月初,随着气温急剧下降,内蒙古的阿尔山市再次被白雪覆盖。图片来源:央视网,年1月3日发布。
与此同时,一群有条不紊的“穿越羊”悄然踏上这片土地,它们在阿尔山广袤的草原上,或悠闲地觅食;或者“停下来眺望远方”;亦或是“
玩耍奔跑”,这群“穿越羊”的存在仿佛给冬季的阿尔山增添了一抹生动色彩。
看着它们那“呆萌”的模样,实在让人忍不住惊叹:毛茸茸的,实在太可爱了!。不仅仅是内蒙古,就连新疆也有“穿越羊”。藏羚羊。
警察救助藏羚羊,(图片来源央视网,年1月2日发布)。侦查队到达并确认藏羚羊身份之后,决定将其带回进行救助。
据侦查队一名队员透露,计划等到藏羚羊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再将其放回大自然。相关报道。
虽然目前受伤藏羚羊的情况我们无法得知,但我们可以明白的是,藏羚羊并不是第一次“穿越”到我国。藏羚羊。
早在年就有新闻报道,年10月份以来,随着天气气温骤降,蒙古大批藏羚羊陆续进入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地
区。年,因为中俄边境线上的蒙古和俄罗斯接连发生大火,因此大批藏羚羊再次进入我国境内。
年12月初,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阿日哈沙特口岸的边检站,工作人员们发现了一大群黄羊在这里活动,据称,数量高达几千。
这一情况得到了官方媒体的报道。年,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官方媒体报道称,大批黄羊来到了内蒙古二连浩特。
年12月初,二连浩特地区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气温骤降超过10度。
在这样的天气下,大批黄羊出现在了二连浩特市,它们时而低头觅食,时而警觉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一旦有人靠近,便会结伴向远处奔去。
黄羊的数量似乎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年,数量达到了数万只,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究竟是我国有什么吸引黄羊的地方?
它们为何要选择长途跋涉来我国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羊。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黄羊也叫黄羚、蒙古原羚、蒙古瞪羚,也许从这些别称来看,大家会觉得黄羊是羊类,但实际上它属于牛科动
物,体长可达-厘米。它们天性活泼,喜欢集体迁徙,和牛羚一样,有着迁徙的天性。
每到一定时候,黄羊们总会自发组成上千乃至数万的群体,然后一起迁徙,那场面壮观异常。
这让人产生疑问,那么多黄羊千里迢迢从蒙古到我国,为何总能在预计的时间内到达?
事实上,这是因为它们在长时间的迁徙过程中,也衍生出了超强的耐力和奔跑跳跃能力。
黄羊奔跑的速度令人惊叹,尽管它属于牛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笨重。
它天生体型纤瘦,擅长奔跑,黄羊的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90公里左右。
迁徙的能手它们还擅长跳跃,黄羊的跳跃能力很强,可以达到2.5米的高度,一次跳跃可以达到6-7米的距离,下坡时甚至可以跳到
13米远。13米是一个多么遥远的距离?它们绝对可以被称为“迁徙的高手”。
为什么会从蒙古迁徙到我们国家,而不是选择去“邻居”俄罗斯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黄羊并不是蒙古国特有的动物,在早些年,我们国家也有黄羊的存在。具体来说,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我们国家有大量的黄羊。
它们为什么“不见踪影”了呢?
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人类活动过于猖獗,早年间,由于缺乏科学控制狩猎的方法,所以不少黄羊成为草原牧民的猎物、皮毛和马鞍等用品。
图片来源网络百科。换句话说,近些年,蒙古的黄羊多次“越境”到我们国家,也可以看作是回归本地。
虽然每次“迁徙”路途遥远,但一旦到达这里,就有可能不再挨冻和吃到新鲜食物。
如果我是它们,我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有所付出才会有所收获”呢。
再者说,虽然现在的蒙古是独立的国家,但从历史来看,早年他们也曾隶属于我们国家。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蒙古族先民就居住在额尔古纳河附近,后来西迁到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河和克鲁伦河一带。蒙古族先民的生活雕塑。
直到公元12世纪,蒙古族主要分布在现在的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形成了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
部落。
当然,那时的“蒙古”还只是一群分散的部落,一直到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族各部落之后,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
体,“蒙古”这才从原来的一个部落名称正式成为一个民族名称。
岁月流逝,史册记谈,在年北元灭亡后,蒙古人再次归于蒙古大草原,分散成多个部落,逐渐演变为三大部落,包括科尔沁部在内蒙
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喀尔喀部在如今的蒙古国境内,以及卫拉特部分布在当时的新疆和甘肃一带。
尽管蒙古人重返草原,但并不是安逸无忧。此后,他们屡次对边境发动攻击,可以说,蒙古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心头之患”。
值得留意的是,尽管蒙古人勇猛无比,然而我国历代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才,因此明清时期,蒙古再次成为我国疆土的一部分,尤其是17世
纪末,蒙古全境被纳入清朝的管辖范围。
年,清朝统治了多年后灭亡,外蒙趁机宣布独立,但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直至年才获得联合国承认。
百年前的外蒙老照片。从这段历史来看,黄羊“偷渡”我国也是“回家”,回到它们最熟悉的地方罢了,俄罗斯虽近,但并非食物最佳之地。
雄性黄羊。
除了以上原因外,专家也发现,蒙古国的草原环境逐渐恶化,导致黄羊的食物和水源减少,而我国近年来的草原环境相对较好,能够为其提供
良好的生存条件。两者相比,黄羊自然更倾向于我国。而且从近年来黄羊重新出现在我国疆土上也可见,我国多年的辛勤劳作并非白费。
今年6月份,央视新闻报道,我国不断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目前荒漠化治理取得良好成效。相关报道。
以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为例,相关资料显示,年,该地开始实施禁牧退耕,到年,率先实现全面禁伐。
具体而言,公益林管护20多万亩、封山育林余亩、水土流失治理20多亩、累计植树造林万亩。
阿尔山市在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通过一系列努力,他们成功地展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作为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的阿尔山市,其夜晚景色美不胜收。
具体而言,该市的生态状况指数高达77.86,森林覆盖率超过了81%,绿色植被覆盖率更是达到了95%,成为了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
地。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羚羊,每年几乎都可以在内蒙古的草原上看到它们悠闲地吃草的壮观景象。
而这一次上万只羚羊再次出现在阿尔山市,也充分证明了我国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实现了“金山银山,万水千山”的美好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针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羊,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分享吗?
欢迎大家畅所欲言!本文信息来源包括官方媒体九派新闻(于年12月6日发布)、央广网(于年1月2日发布)、中国青
年网(于年4月25日发布)、生态环境部(于年9月25日发布)、人民网(于年1月3日发布)、央视网(于
年12月7日发布)、中国广播网(于年5月14日发布)、新华社(于年10月13日发布)。
然而,为了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对细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润色,敬请理性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