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诗歌杰作储存精神与生命记俄罗斯诗人库

发布时间:2023/4/20 13:38:08   

原标题:诗歌杰作储存精神与生命(主题)

——记俄罗斯诗人库什涅尔和他的诗歌(副题)

亚历山大·谢苗诺维奇·库什涅尔,年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家庭。他毕业于舍甫琴科师范学院,职业是中学语文教师,业余从事诗歌创作,后来辞去教职步入诗坛,长期担任《诗人文库》丛书编辑,专业从事写作和诗歌评论。年荣获俄罗斯首届“诗人”大奖。年获得中国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

与普希金、阿赫玛托娃、布罗茨基相比,库什涅尔似乎没有经历那么多的坎坷与苦难,他的生活看上去平静顺利,其实他内心承受的精神压力同前辈诗人一样沉重。诗人的苦闷在于寻求精神出路,在重重矛盾之中维护创作自由和知识分子做人的尊严。在坚守人格与人道主义情怀的岁月里,他超越了纷争,超越了功利,超越了物欲,超越了世俗。诗人有意识地与潮流保持距离,也不希求身后的荣耀,反而渴望回归内心的和谐与平静,冷眼旁观,默默思考,仿佛是位沉静睿智的修道者。

就创作风格而言,库什涅尔有别于普希金的俊朗刚健、阿赫玛托娃的委婉柔韧、布罗茨基的雄奇犀利,冲淡平和是他的本色。多年的创作实践,使他对诗歌有本质性的理解、深刻而独到的感悟。在他看来:

诗歌──可谓是输送血液,

把莎士比亚和普希金的血

输送给颓唐而消沉的读者……

他认为:“储存精神与生命──才有资格称得上诗歌杰作。”

诗人库什涅尔具有开阔的国际文化视野,他有一首诗描写了欧美各国引以为荣的文化特色,并与俄罗斯作对比:

只有英国侦探小说才好看,

只有法国香水才气味芳香,

只有随笔精神至今还流传,

只有德国音乐才曲调悠远,

只有俄罗斯诗歌虔诚高尚。

而意大利天空能医治创伤,

因此我们爱看意大利电影:

导演安东尼奥尼特别擅长

使落叶远景与心灵水乳交融!

美国长篇小说总使人欢畅。

但俄罗斯诗歌依然神采飞扬。

荷兰运河与霞光风景怡人,

弗美尔的贝雷帽也让我动情。

而希腊穿过世世代代的风云,

把美狄亚与淮德拉留给我们,

可唯独俄罗斯诗歌抚慰心灵。

库什涅尔认为俄罗斯诗歌虔诚高尚、神采飞扬、抚慰心灵,体现了诗人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

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俄罗斯诗人进行新的探索,传统的诗歌形式受到冲击,年轻诗人背离传统的格律,喜欢创作自由诗。库什涅尔却依然故我,以不变应万变,坚持写他的格律诗。诗人认为,俄罗斯传统诗歌的音韵形式依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语调和旋律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有待于深入挖掘和开发。诗人认为,跟欧洲各民族的诗歌相比,俄罗斯诗歌还很年轻。

我喜欢韵律的专断──它迫使

灵感猝然迸发,形式趋向完善,

原来天堂鸟确实会突然降临,

无上幸福果真能够惠泽人间。

没有这阻碍、艰险和珍贵启迪,

我会感到不幸,感到无比遗憾,

我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慰藉?

慌乱?震撼?诧异?还是惊艳?

我们的俄语连同它响亮的变格,

前缀后缀以及重音的轻易变换,

而不会陷于繁琐;才华就是天赐,

天才,是天才创造了我们的语言!

几十年来,库什涅尔倾心于抒情诗的创作。在他看来,抒情诗是艺术创作的心灵,不仅诗歌,包括散文、音乐、绘画,近几个世纪以来都是沿着抒情诗的发展轨迹而发展的。抒情诗是个性的捍卫者。这个问题也是20世纪和21世纪向诗人和艺术家们提出的重要课题之一。

当下诗歌创作面临新的课题和考验,诗人依然在跋涉中,如何摆脱尴尬局面,仍然有待于探索。

附带说明,我于年至年访学列宁格勒期间,与库什涅尔有一面之缘。诗人将他刚刚出版的诗集《活篱笆》签名相赠。

年退休后,我学会了使用电脑,可以上网阅读俄罗斯诗歌,一直跟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8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