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天敌 >> 标本怎么能如此栩栩如生,快来自然博物馆开
已经完全交代了如何快速入馆以及所有的买票知识点,可能需要点入主页阅读。现在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自然博物馆的标本究竟有多真,有多美。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距离自然环境生存的动物特别的遥远,而标本,是我们能看清这些生物的方法之一,在我看来,令人震撼,是以最小的代价,将书本上的图片文字完全呈现到观众眼前。当然,我也由衷希望这些标本不是刻意制作的,而且各种机缘巧合长久积累的成果,这意味着人类没有主动干扰他们的生活。
看到这一幕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真的是小身材大容量!各类标本非常全面,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应有尽有,仿佛时间定格一般栩栩如生。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它们的形态,颜色,姿态。我就差为它们挨个拍张照,并了解一下它们的名字以及生活环境,这可是花时间的大工程。走马观花式游览在我看来并不建议,因为知识量实在太庞大,如果只了解到其中的十分之一,那能记住的更为少量了。
在各类平台都有各种萌宠的身影,鸟类不乏其数。在这里,是鸟类的另一种风采,是体型大而靓丽的。除去家宠圆滚滚的小啾啾,日常能见到的开屏孔雀,生活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的鸟类其实种类繁多,完全突破我们的想象。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有不少爱看动物世界的,实际上只能与猫狗打交道,但我们对于自然动物界的感觉不能局限于家宠,似乎有绝大部分野生动物也有未被人类发现的细腻感情。
下跪的藏羚羊是我们童年记忆中的一篇课文,而我们被迫理解当时老牧民的心理以及母羊向人类求饶的绝望,从没到过西藏也可用标本来填补当年的形象空缺。或许长大以后工作了,更有机会亲自去西藏看藏羚羊,去成都看大熊猫,去非洲看长颈鹿。标本只能一时的满足我们,也可能引发我们对旅游的渴望。亲眼去看,去听,去这些动物自己的地盘来走近它们的生活。
我怀疑这儿的大熊猫标本不那么真实,和我在成都大熊猫基地见到的不一样,我见到的大熊猫透着可爱的气息,但这里却无法让人多逗留,这里的大熊猫使人感到死板。但其他动物标本都十分完美。
这里是化石区域,是远古时期的生命起源。我们的生命得感谢这些早先的动物,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各个地区有不同形态三叶虫。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这里不仅仅是存有大量标本可供欣赏,也有许多其他板块,其实很多物种面临着灭绝,这里也能看到许多活的生物,想要一探究竟的可以自行参观。博物馆该有的,它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