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形状 >> 自然之声浅析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
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的开篇,周迅的声音便把观众带入其中,引出了这是怎样一部纪录片,它主要讲述了什么。我们往往无法通过镜头去记录这种传统文化,而解说词所提供的是画面不能提供的非直观价值,通过对画面的补充说明去激发观众的联想,更好地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画面的整合与衔接自然类纪录片也是一种叙事的艺术术。在藏羚羊踏上归途的画面中,对于出现在画面中的狼,解说词巧妙地利用它根据主题进行整合,狼的出现和追逐羊群以及藏羚羊迁徙的画面通过分段的解说词串联在一起,牵引出更深的画面意义。“在回家的路上,小羚羊追随着母亲的气味,一路跟随。这条踏上归途的母子大军虽然庞大,但是它们亲密无间,密不可分”。
短短几句话就将小羊与母羊间的亲情纽带刻画出来,让观众感受到动物间的亲情同样默契深厚,狼的出现不仅没有破坏画面和谐反而传达了更多的信息和情感。适当利用解说词,进行镜头间的组接能使整个纪录片显得自然、流畅与和谐。在片子结尾,将动物的情态与四季景色变化的镜头组接,配上抒情色彩浓厚的解说词,既整合了这些零散的镜头画面,也突出了片子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其次可以提高纪录片的观赏性,加强感染力。将解说词与画面合理结合,通过适当的拟人修辞手法和联想与想象,能增强纪录片的趣味性,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我们诞生在中国》中就多次使用了拟人手法,如在小熊猫滚下山坡时,配合画面,解说运用了几个拟声词“呃”“啊”,以及“天啊,这太丢人了”。此时,画面是熊猫美美用爪子捂住脸,解说的语气也随之变化,这使画面与解说词达到了高度统一,让观众觉得有趣又可爱,增强了纪录片的观赏性。而当熊猫丫丫看到孩子成功爬到树顶的时候,解说词的内容是“她知道,分别的时候到了。从孩子生下来之后,母亲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收获的喜悦和骄傲,胜过离别时的千言万语”。这种拟人化的情感描述,在表述画面内容的同时也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深入人心地传达了动物间的亲情,增强了纪录片的感染力。
升华主题,阐释哲理自然类纪录片的艺术创作,要有其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表达主题时画面往往只能提供简单的说明。而解说这种类似散文的创作形式,一方面依附于画面存在,另一方面又能表达更深刻的东西,即思想内涵。《我们诞生在中国》中,在叙述小熊猫美美早晚有一天会离开妈妈独自生活时,画面是下雪的冬天,熊猫丫丫在哺育女儿的样子,解说词为:“丫丫本能地想要女儿安全,然而她不可能保护美美的一生。丫丫知道,总有一天,她必须要给美美自由,但是可能不是今天”。这段解说词配合画面,让观众在观看时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引发了更多思考。一方面,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解释;另一方面,也是对动物及人自身的一种情感的审视,引发了观众共鸣,达到了升华主题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断提升,所展现的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解说作为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配合精美的画面能带给观众视听合一的审美感受,同时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好的解说能让纪录片充分体现它的‘人类生存之镜’价值”,明确解说的定位和作用,才能让它在自然类纪录片中发挥出最佳的魅力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