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开创新青海建

发布时间:2023/2/17 14:56:22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莫昌伟

又是一年春来到。刚刚过去的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青海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还记得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省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美好蓝图、提出了重大要求、注入了强大动力。

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和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开创了新青海建设新局面。

这一年,青海前行的步伐扎实稳健。

牢记嘱托,

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开局良好

“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地处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的青海,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生态责任更是重大而艰巨。过去的一年,青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建设生态文明高地,青海建立了有效有力的制度保障。

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青海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决定》,对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作出部署。

之后,省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率先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打造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青海样板。

——建设生态文明高地,青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年6月5日,我省成功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用一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活动,一次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活动,一次激发敬畏、厚植感恩、致力保护的活动,一次面向未来、拥抱美好世界的活动发出了青海声音,形成了《青海共识》《青海宣言》《青海倡议》。

仅一天后的6月6日,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又成功举办,作为全国首个以生态为主题的博览会,青海不仅致力于使其成为生态成果共享互鉴、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产品贸易融通、生态价值转化合作的国际平台,更向世界宣传了青海独特的生态优势,展示了青海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丰硕成果。

10月12日,喜讯传来,三江源国家公园位列中国首批,成为青海省第一个国家公园,对我省乃至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热播,更让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成果广受瞩目。

11月27日,青海“零碳产业园”绿电工程古驿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青海“零碳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青海智慧。

黄南藏族自治州还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贵德、河南两县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展现了美丽中国的青海形象。

此外,年我省水、空气、土壤环境质量也均走在了全国前列,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湟水河达到Ⅲ类,35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6%。

——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人民有了实实在在的切身体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葱湾村背靠盘道水库,靠着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搞起了乡村旅游景区——盘道花海。就在年,葱湾村又发展起了全季旅游,在冰天雪地中再次开启了乡村旅游的新篇章。

保积林是一名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的退休教师,在他的记忆里,穿城而过的毛斯河,过去还是“脏、乱、臭”的代名词,但经过卓有成效的治理,如今的毛斯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鲜花锦簇,沿河还修建了健身步道,成为了不少居民早晚健身散步的好去处。

年5月2日13时,五道梁保护站监测到当年首批只藏羚羊从青藏公路公里处向可可西里腹地迁徙。近年来随着我省不断加大对藏羚羊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数量达到7万多只,成为了青藏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青海正以实际行动绘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美好画卷。

奋力前行,

产业“四地”建设有效推进

“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年,青海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加快推进产业“四地”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生态友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省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分别联合印发了打造“四地”的行动方案,并建立了联合推进机制,为高起点起步、高质量推进产业“四地”建设打下了基础。

星罗棋布镶嵌在大地上的盐湖,是大自然赋予青海宝贵的资源财富。过去一年,青海盐湖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我省盐湖化工领域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这些都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同时,钾肥、碳酸锂产业也稳步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新能源发展作出了贡献。

丰富的风、光、水、热能资源,是青海在清洁能源发展发展途中阔步前行的坚实基础。过去一年,青海清洁能源发展实现了新提升。

7日、9日、15日……年是青海连续开展绿电活动的第五年,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的首个全清洁能源供电新实践,在去年的“绿电7月在青海”系列活动中,我省新能源发电多项指标创历年“绿电”活动之最,青海电网成为全国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域电网。

年10月15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集中开工建设,总装机容量达万千瓦,新开工规模创历史新高。项目可通过光伏治沙等模式,实现新能源与生态友好发展,推动我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通过特高压外送通道将我省清洁电力送到东中部地区,有利于推动风电光伏大规模、高比例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绿电支撑。

年1月23日,世界最大规模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在青海全面建成投运,这对未来国内其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运行及外送消纳提供了成功示范,也为实现“双碳”目标开辟了全新路径。

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戈壁等多样的自然风光,以及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的独特文化,是大美青海张开臂膀迎接八方游客的金色名片。过去一年,青海生态旅游迈出了新步伐。

年,我省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度假休闲旅游,不断丰富研学旅游、冰雪旅游等新业态,策划梳理了近条精品旅游线路,7条入选全国“十大黄河旅游带”精品线路,金银滩·原子城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全年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20.7%,走出一条全新、生态、高质量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位列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是青海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独特优势。过去一年,青海绿色有机农牧业取得了新成效。

青海牦牛、藏羊、青稞、三文鱼、油菜……这些青海特色农牧业公用品牌走出省门,闯入内地市场,“青字号”农牧品牌持续打响,绿色、有机、天然成为了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归功于我省持续加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创建力度。

去年我省绿色有机草原认证面积突破.33万公顷。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较行动实施前减少40%、3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6%、90%。牦牛藏羊可追溯覆盖到39个县市,追溯数据突破万。

乘着产业“四地”建设的东风,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推进“一优两高”,

为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不论是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还是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的牧民家中,习近平总书记最挂念的总是人民群众。这一年里,青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造福各族群众当作最大追求。

西宁市城中区礼让街七一路西社区的“爱老幸福食堂”助餐点屋内饭菜飘香、大柴旦行委柴旦镇团结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五点半课堂”里孩子们歌声飘扬、办事群众旦正加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政务服务大厅对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便利化改革点赞……

过去一年,我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有效,截至12月,纳入省级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的项项目已完成项,全省2.1万个基层党组织承诺践诺办实事7万余件,42万余名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万余次。

年5月24日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震后复课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如期举行,个帐篷成为灾区学生安心读书的新“教室”。玛多“5·22”7.4级地震和门源“1·08”6.9级地震发生后,我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组织抗震救灾,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在西宁市、海东市的疫情防控中,全省上下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扬伟大抗疫精神,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构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

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西互一级扩能改造、西宁南绕城东延等公路建成通车;5.15万套城镇老旧小区和套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有效落实,超大班额全面消除;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平均降幅六成以上;年度确定的10大类45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过去一年,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中,青海人民的生活品质也在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点点滴滴的变化中有了新提升。

新的一年,回望过去,更要放眼未来。青海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以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9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