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的种类 >> 中国最大的高原,自然的鬼斧神工,华夏文明
导语:中国的万里河山,风景秀丽、景色优美。有阳光柔和的沙滩、广袤无垠的草原、气势磅礴的母亲河黄河、也有浩浩荡荡的长江,更有地势险峻的高原。提到高原,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青藏高原的影子,就会想到此起彼伏的山脉,强壮而又风驰电掣的藏羚羊和能歌善舞的藏族人等。现实情况的青藏高原真的是我们脑海里闪现的样子吗?请仔细阅读全文,带你走进风光宜人的青藏高原,了解更多有关青藏高原的事情,领略中国最大的高原,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华夏文明宝贵的财富。
01简述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又称青康藏高原、世界屋脊等,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区域范围为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北到昆仑山、阿尔金山与祁连山,西部到达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而东到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黄土高原相接。青藏高原长约千米,宽约在千米到千米之间,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
青藏高原从地势上分,可以划分为藏北高原、藏南高原、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等6个区域。中国的西藏、青海、新疆、甘肃等地方部分或者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中。青藏高原海拔最高5千米,平均海拔在4千米以上,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如中国的长江、黄河等。在中国,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居民以藏族人为主,因此形成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青藏高原文化,该文化是华夏文明宝贵的财富。
02青藏高原的地势面貌及特征
1、地质环境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辽阔,所以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及其复杂多样。在地质结构方面,青藏高原包括昆仑、喜马拉雅等六个构造带,各个构造带有缝合带隔开,大致以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为界。在地层结构方面,青藏高原分为祁连地层区、昆仑地层区、喜马拉雅地层区等七个地层区。在地壳结构方面,青藏高原的岩石圈存在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的现象。另外,青藏高原还有岩浆带,目前没有溢出的现象。虽然没有岩浆溢出,但青藏高原是地震的高频区域。地震不仅伤害程度大,而且无法预测。地震是由于青藏高原位于板块碰撞的边界,所以当板块发生碰撞时,地震也随之而来。
2、青藏高原的特征
青藏高原的四周都是山,有的地势险峻,有的只是一座小小的山丘。所以青藏高原的山此起彼伏,参差不齐,落差极大。并且青藏高原处于世界的中低纬度区域,因此大部分的青藏高原地区是寒冷地带。气温最低可以到达-6度,但也有日光照耀。因此青藏高原的气候是夏季低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03青藏高原的水系状况
青藏高原是中国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河与长江。青藏高原受气候和自身的地势面貌的影响,除了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的区域外,其他区域的降水量不高。也因此内陆河流的流水量主要靠青藏高原冰山上的积雪熔化。又因为青藏高原的山不仅高,而且多。所以其阻碍了暖气团的到来,使得山上的积雪无法熔化,并且在冬季时,降水量极少,导致有些区域河流的流水量较小且流程较短,因此常出现断流的现象。从而形成众多的湖泊如青海湖等。
04青藏高原具备的优势
1、含有丰富的水资源
水资源主要以河流、湖泊、地下暗河、冰川等的形式存在,而青藏高原主要以河流与冰川为主。作为中国众多河流发源地的青藏高原,其水资源年平均总量高达亿立方米。来源于高原的冰川,其总面积占据约4.9万平方千米,平均融水约亿立方米。也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其总量约为.6亿立方米。青藏高原的水资源占据全中国的22.71%。其水资源相当的丰富。
2、矿产资源丰富
地域辽阔的青藏高原,有着复杂的地形和悠久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各种各样的矿物质,有石棉、锌、铜、铬、银、金等多种。矿物质的储蓄量相当可观,大大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3、光照资源充足
青藏高原的光照资源虽然没有南方的光照资源丰富、强烈,但对于身处内陆的它来说已经相当充足了。大部分青藏高原区域,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最高可达到每平方米兆焦耳。通过利用青藏高原的太阳能,可以大力发展农产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另外,还可以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造福当地居民。
05青藏高原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冰川融化导致江河的水流量剧增,湍急的水流会冲走大量的泥土,从而导致泥土的流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大约流失土地面积高达38.2万平方公里。同时,每年还以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黄河、长江流域。
2、土地沙漠化
由于大气活动剧烈并且频繁,导致处于对流层中上部的青藏高原频繁受沙尘的影响。另外,青藏高原存在大片的沙丘和半干旱的地区,青藏高原容易受到风沙的侵蚀,逐渐土地沙漠化。
结语:通过阅读全文,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青藏高原的各种情况。如青藏高原的地质面貌、地质特点、地震情况、水资源如何等。通过了解这些,我们发现现在的青藏高原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尤其在冰川融化,水土资源流失方面。这呼吁我们应该要保护好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不应该乱砍乱伐我们身边的树木资源。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好我们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