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藏羚羊 >> 藏羚羊生活环境 >> 91120周年中国媒体话语权意识提
新传考研就找一加一!
大家好,我是唐一稿。
今天是9月11日,一晃,美国“9.11”事件,已经过去20年了。
20年前的今天,除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媒体以外,中国大陆媒体近乎完全集体失语,表现让人失望。
20年后的今天,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国力不断上升,中国媒体话语权意识也不断提升。
从新闻传播角度,如何看待“9.11”事件?从“9.11”事件报道,我们应有什么样的反思?
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背景下,我们的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今天的文章,写于“9.11”十周年,也就是10年前的年。当时我正在读大二,算是一篇新闻评论习作。
让我没想到的是,后来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竟然是这篇文章,打动了主面试官,为我加了不少分。
今天看来,文中言论,未免偏颇;但不少观点,似乎依然适用。
谨供大家当作新闻评论习作,批评、参考。
美国特勤局近日公布了此前从未公开的“9·11”事件现场图片。
以下是当年的文章,为保留原貌,未做改动。
————————————————————
“9·11”事件十周年了,十年后的今天,世贸大楼上空扬起的尘灰仍未从美国乃至世界上众多民众的心头散去。中国的媒体对此也做了大量大型的纪念报道。不过,对中国媒体来说,“9·11”的十年之殇,也是自己的十年之殇:对世贸大楼撞击事件,央视没有直播,失去言语机会;《人民日报》除了在报眼位置放一官样消息外,接近无语;在这两巨头的“带领”下,其他中国媒体,除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省媒体以外,近乎完全集体失语。
有参观者在华盛顿新闻博物馆的9.11展馆里拍照
白岩松在他的十年感悟之作《幸福了吗》中提及了央视无直播,让我们知道,本来是有机会的,但是央视放弃了;美国某著名展馆里陈列的事件翌日《人民日报》在众多国际大报中因无事件报道而“独树一帜”;整个中国除个别地区外,大部分主流媒体的表现,永远让自己愧对“主流”的字眼。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大陆的媒体,包括主流媒体,都缺少一种媒体的话语权意识。
媒体的话语权意识,就是媒体在宣传报道中所体现出来的因其影响力而引导媒体宣传的影响力意识。失语,是媒体缺乏话语权意识的最明显表现。中国媒体在很多重大事情上,总有或多或少的失语。在“9·11”事件面前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此外,对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央视没有派出驻伊记者甚至在某记者自愿前往的时候强令退回,也是失语的表现之一。与此同时,被誉为“战地玫瑰”的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深入战区进行现场报道更是从侧面衬托大陆媒体的失语:不是记者不能去,也不是没记者愿意去,而是媒体自愿放弃报道机会,走向失语的状态。更为常见的一种失语的表现是,在对不管是重大还是其他事情进行报道时,说完一句“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之后,就再也没有相关报道了,让大家不知道到底是事件完全解决了不必报道了,还是不了了之。这在自身失语的同时,也公然忽略了受众的知情权。
媒体缺乏话语权意识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胡言乱语。“周老虎”事件,就说明了媒体的胡言乱语。一个非专业摄影人拍摄的一张假照片就能够让众多的媒体甚至是主流媒体跟风报道,一来二去,在媒体的胡言乱语之下,甚至在周正龙蹲进监狱之后,全国人民还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另外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纸盒包子”事件,一则“用纸盒做包子馅”的假新闻,竟然能让全国的媒体争先报道。最后新闻被证明造假,必定是让参与报道的媒体颜面扫地。我们都知道,关于纸盒包子,知道真相并不难,那么多媒体那么多记者,随便哪家媒体派一名记者前往调查,指定能在转载新闻前让真相大白天下。在知道媒体似乎习惯于胡言乱语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藏羚羊静静地走过有列车疾驰而过的青藏铁路高架桥底”的明显违背常理的造假新闻图片能在被揭发前顺利地拿到中国新闻图片大奖;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药家鑫案”发后,在具有最起码思维能力的人都能准确判案的情况下,著名的央视能够请出“激情杀人论”者和“弹钢琴论”者来为药家鑫辩解,甚至撇开受害者一方只采访药家鑫一方并且用十多分钟视频来让其用眼泪骗取同情,这简直就是低估广大受众的智商;更不难理解,为什么“炒作”成了很多想博出位的人惯用的手法,当凤姐和芙蓉姐姐等都能在媒体的“鼎力支持”之下“功成名就”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当前媒体炒作的深厚功力和胡言乱语的造诣。
失语和胡言乱语的最终结果就是,媒体失去公信力,进而失去更多话语权。有调查显示,中国媒体的公信力近年在逐步下降。其实,我们作为受众来说,不用看专门调查的显示结果都能感受到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在中国,作为耳目喉舌,媒体如果耳不听真,手不查真,口不说真,作为受众的老百姓,面对媒体报道,自然是耳不愿听,说就是骂。在这种情况下,谣言就会越传越真,境外媒体的报道甚至是扭曲事实的报道就会占据受众的头脑,中国媒体就更加失去话语权。由此说来,媒体培养和具有话语权意识,很有必要。
当然,与时俱进的中国媒体的很多表现也让我们看到至少让我们相信他们也开始拥有话语权意识。中国的主流媒体现在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国内重大事情的宣传报道甚至直播。我们在各大体育赛场、政治会场、经济角力场还有各种战场都能看到中国大陆媒体的身影。对于之前牢牢占据国际媒体焦点的利比亚战争的大量及时报道就是很好的例证。另外有数据显示,当前新华社对于国际重大事件报道的反应速度可以进入世界前五。报道的广度和反应的速度可以看出中国媒体在以积极的态度争取话语权。
中国媒体也从越来越敢说真话方面显示了自己的话语权意识。敢说真话对于媒体来说再自然不过,但是在非常情况下能坚持说真话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中国媒体敢说真话的实例就是面对最近发生的“7·23”动车事故时的不断追问。事故伊始,全国各大媒体就对事件进行了及时真实报道,在连续追问发现很多不合理东西的情况下,媒体敢于据实相报,甚至有不少节目主持人神情激愤,对事实真相表达了极大的愤慨。
最能看出中国媒体渐有话语权意识的是媒体开始具有公众意识,在面对事件时从公众角度出发,追问事实真相,逐渐赢得公众认可,成就媒体的力量。因为只有赢得公众的认可,媒体才有可能有更多话语权。不然,那也只能是自诩的话语权,在公众面前定然惨白无力。现在,因为很多事情经媒体报道就能引起重视并且很好地解决,很过人逐渐形成了“有问题,找媒体”的认识,这也算是对于媒体的公众意识的一种肯定。最近,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倡导并且实行贴近民众的基层报道路线,迎来一股从公众角度出发做报道的清新之风,这也算是媒体的公众意识和话语权意识的又一体现。
从十年前对“9·11”事件的集体失语到现在各大主流媒体大范围报道十周年纪念,中国媒体在这十年间也算是有了不少进步,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媒体的表现出来的话语权意识还是离想象和期待相去甚远,中国媒体在掌控话语权方面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期待,下一个十年,中国媒体的表现。